佛弟子文库

佛教的特色与教育

惟贤长老  2012/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种宗教,有其教史、教义、教规、教团,但它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它的最大特色是: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为什么这样讲呢?

一般宗教讲神权;佛家讲因果,能自己做主,自己创造。哲学讲内心思辨;佛家讲实践,心物一体,又有不同。科学是倾向于物质以及在物质上的研究,佛法讲心物总和,讲心就有物,讲物就有心,讲中道实相,所以与科学也有所不同。

上个世纪初曾经有个争辩,一派认为“佛教非宗教、非科学、非哲学”,另一派认为“佛教亦宗教、亦科学、亦哲学”,这两派都有理由。

“佛教非宗教、非科学、非哲学”。为何非宗教?宗教讲神权,不管是上帝也好,梵天也好,神我也好,都是归于神权,而佛教不是!为何非科学?科学崇尚物质,以人为本;佛法是总和观点,人与自然、社会是连成一体的,故非科学。为何非哲学?哲学是什么事情都凭想象,很空洞,欠实践;而佛法讲究实际,注重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佛教亦宗教、亦科学、亦哲学”。从信仰方面来讲,佛教有历史,既然信,就要崇拜三宝,这一点上佛教与宗教相类似。佛教亦科学,因为佛法讲逻辑,讲因明,讲实证,与科学的求证方式接近。佛教亦哲学,佛学在思维方面很强调,注重思维的形式,讲现量、比量等等,就与哲学相类似。

(二)佛教是一种教育

佛教就是佛的教法,佛所说的言教。用佛教固有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增壹阿含经》序品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简单讲,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陀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将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而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学佛人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就其它宗教而言,被信仰的神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给我讲过课,没有指导过我。“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这些称呼在教育体系里才有,其它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

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名称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管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面的教务、督导、总务没有两样,可见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

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来看,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这一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佛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一》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

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

问: 我没有皈依,但我这十几年来,每天只要在家,一...

略谈学佛大要

学佛法宜慎始要终。古人云: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

佛门里面为何有「三多」

明清以来,世间人对于佛教或佛法产生了种种的误解,现...

诵经时注意的事项

经典即佛陀所宣说教法,经阿难等结集之,初以口传,后...

慧律法师《举弊救偏》

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是反求诸己的,是绝对平等无...

儿童该怎么学佛

问: 十岁左右的儿童念诵什么经咒比较对机?弟子希望孩...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放下与放弃

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弃?大多数人把放下与放弃,混为一...

奉献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拿钱

现在的人一提奉献就怕。1993年我曾经遇见过。那时出去...

禅对生命的重要性

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

【佛教词典】镇守

(术语)护伽蓝神也,为扫除伽蓝境内之魔障,劝请天神...

【佛教词典】支曜

东汉译经僧。西域人。博达典籍,妙解幽微。于汉灵帝中...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问: 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推荐】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卷一 净土法门的缘起 第一章 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 1、南...

佛经原文查不到的就能予以否定吗

问: 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

菩萨度众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没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吗

问: 有一位居士,还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

圣严法师《佛教的修行方法》

修行的意义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

文殊菩萨十大愿

一、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

出家人持金钱戒会障碍财布施吗

《解深密经》中,观音菩萨请问佛:菩萨修行时,有几种...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