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下与放弃

衍慈法师  2014/1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放下与放弃

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弃?大多数人把放下与放弃,混为一谈,在某种情况,不论是生意失败,金钱或人事上被人骗了,乃至在办公室与同事合不来,心灵受到创伤,经常听到有人安慰说要放下,算啦!究竟放下与放弃有何区别呢?我认为最重要之分别,是自己采取这个行动时的心态,放下是由自己控制,是自愿的抉择,既不是消极又不是逃避,是该做的事情照做,应尽的责任仍然负责到底,但却不执着得失;放弃多是被动的,在不甘情愿之下被迫去抛弃。

举一个实例吧,最近有一位信众来与我谈话,她说自己只有一个儿子,从小很贴身、很乖,现在要离开她,搬出去与女朋友住,很难接受,心安不下来,晚上入睡未久又惊醒,痛苦万分,故来请教。看到她垂头丧气,精神上的困扰,令她非常痛苦,我能体会到,这位母亲的内心,一定很难过,也安慰她,叫她放下!其实我所说的「放下」,并不是要她放弃,不是不要儿子了,也不是不再与他来往!如是只会制造更多烦恼。

放下是互动的,大家不会停止见面或关怀。作为母亲,仍然对儿子关心,永远不会放下该有的责任与承担。保持心境平静,客观地去分析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可能这时你会明白到儿子长大了,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会建立自己的家庭,不一定继续与母亲同住。

要知事情已经发生了,又不能走回头路,何不把心里面的烦恼放下,去接受事实呢?因为人生并不需要这些无谓的坚持与执着,没有什么真的不能割舍。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自己可以重新调配时间,把对儿子的爱心,分一点去关怀照顾社会上有需要之人,把小爱转为大爱,令更多人受益,这不是更伟大吗?假使自己还有未完成之心愿,以前为了照顾儿子,没有时间,现在可把自责与烦恼化为力量,将精力投入社会,自得心开。只要深信因果,多种善因,把恶因改为善因,逆境何尝不会转为顺境!也许有一天,当儿子的会醒觉过来,知恩报恩。

其实,任何事已尽心尽力过了,将来不会有遗憾,内心不会再有困扰、烦恼,从执着中得到释放,解脱自在,心无罣碍。不单是逆境中要放下,即使在顺境当中,也要放下!因为人在顺境时只会继续去追,做事变得盲目,得意忘形。放下其实是一种转变,它不是人生之尽头,是提升人生的一个好机会,有没有想过退一步,原来是海阔天空,会获得新的视野。无论得也好失也好,如果一直走在原来那条路上,不懂得去放下,可能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所谓拿得起、放得下,有舍才有得,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放下,不是放弃。做人必须学会放下,愿与天下有缘人共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珍惜当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孙将鸣曾为资国寺题了这样一副楹联:浮生若梦...

秤锤祖师散财施妻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

一心念佛,别留恋这个假壳子

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净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净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绝对不...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

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比舍是个出名的珠宝商人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一次,比...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在家诵《地藏经》容易招感不好的东西吗

问: 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

「美丽」的危险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

心不在内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

【佛教词典】世第一法非无色界系

【世第一法非无色界系】 p0517 大毗婆沙论四卷六页云:...

【佛教词典】阿育王传

(经名)七卷,西晋安法钦译。记阿育王之事迹及摩诃迦...

为什么要读诵楞严咒

一、楞严咒是正法的代表,它关系到法运,世界上多一人...

真正的大神通是什么

一般人学佛修道是假的,喜欢玩神通是真的,大家都求先...

给阎罗王的一块钱

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

杀猪宰羊大办葬礼会增加逝者罪业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

重视心灵环保建设

环境的污染 我们知道今天世界面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环境...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问: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

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佛...

对待神通要戒慎恐惧

一场目连与舍利弗的神通较劲,让我们了解神足第一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