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看待缘起性空与道德训诫之间的关系

大安法师  2025/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看待缘起性空与道德训诫之间的关系

问:如何看待佛教教义中的缘起空等教义,与世尊教导我们的种种人生道德训诫,教、俗之间的关系?我们能不能依照佛教的缘起空等教义,来观照培养我们日常种种行为,以求得道德?如果可以,那么应该如何行?有何法门?最后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又想到龙女的顿悟成佛,两者修行的方式不同,但其果位却一样。如何解释这种殊途同归?这两案例对我们有何人生、生活及道德上的启示?

大安法师答:佛教讲的诸法无我,诸法的空性与缘起的因果法则,可以说是佛教的两大理论支柱。那么《大乘起信论》谈一心二门,就是从心性上来说,心分为两个层面去理解。一个是心真如门。心真如门,就是真如法性实相,它是毕竟空,无所有的,也正因为有诸法的空性,才能够缘起一切法。如果没有空,一切法无法成立。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诸法的空性就刚刚讲的那个“道”,终极的那个“道”。那个道又不是一个断空、顽空,那个空里面是含摄着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的那种体性。我们天台家是讲“理具事造”,本体具足。那具足一切法,就看我们怎么用心,怎么造作,就是怎么把它缘起,通过因缘和合的种种条件,生起一种什么样的境界。那么这里面就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用染污的心,用你的贪瞋痴造作的身口意的这种五恶、十恶,所缘起的就是或者三恶道,或者人间的苦乐参半的境界。如果用我们的清净心,用我们的大慈大悲,缘起的种种善法,比如五戒十善,乃至菩萨的六度,它缘起的就是一个清净庄严的净土,就是一个美好的环境。所以这个道德感跟我们的福报、我们的环境是有密切关联的。

所以,从这个诸法空性的体上,我们就要深知,我们要缘起善法、善的境界。那么善的境界、善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我们的举心动念、行为造作,如果按照儒家的五常、八德去做,按照佛家的五戒十善去做,我们才能够有效地缘起、显现人间的净土。如果不能这样做,我们五浊恶世,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毒素问题等等,就会每况愈下。但人的一种邪恶的冲动,往往是缘起一些染著的法,所以为什么刚才讲一定要有深信因果的观念、轮回的观念,他产生一种敬畏感,你缘起的恶法,你就会尝到这种恶果,让他不敢去做,然后抑制这个恶的冲动,然后缘起一切善法,才能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那么“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华严经》在最后一品示现一生成佛的一个榜样。那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菩萨座下开根本智,文殊菩萨指示他参访善知识,像德云比丘、海云比丘这些善知识,就开方便智。那根本智就在大乘修行的证位当中,成为十信满心,就是十信最后的心。然后到了德云比丘那里,得念佛三昧法门的传授,就破了一品无明,证到了圆教的初住水平。那么每参一个善知识,证悟就上一个水平了,是这么一个情况。那最后参到了普贤菩萨座下,普贤菩萨就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童子以及四十一位华藏世界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华严经》讲善财童子一生成佛的归宿,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说阿弥陀佛就是善财童子所参的第五十四位大善知识,在那里就是他究竟圆满、快速成佛的最后一站了。

那么八岁的龙女成佛,这是《妙法莲华经》所讲的顿悟成佛。《妙法莲华经》是最后称性而说的大乘纯圆的妙法,是直接指点一切众生,他的本性,都是究竟成佛的那个本体。所谓的六道的“相”,是人相还是龙相,在自性层面是幻相。男相、女相,也是虚幻之相。所以从它的本质层面来说,只要八岁的龙女,她多生多劫具有善根,她就能够很快成佛。

当时舍利弗是不相信,所以这个龙女就示现,就拿了一串摩尼的璎珞,就奉献给佛,那就问,我把这个摩尼的璎珞奉献佛的时候,佛接受这样的一个供养快不快?那舍利弗说,这很快。那么我成佛跟这一样快。龙女马上就示现在东方哪个刹土,马上变成男子汉的形状,马上坐在莲花里面,示现成佛了。那佛也授记,这是这个八岁的龙女多生多劫的善根,她顿然成佛的一个情形。实际上,顿然成佛,就是大乘终极之谈。

那善财童子示现的一个阶梯、一个阶梯这种渐进的过程,其实到了净土法门,他就完全不谈渐进了。你一个业力凡夫,无论是人道的,还是畜生道的,还是阿鼻地狱众生,你只要信愿称名,念阿弥陀佛名号,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能得阿鞞拔致,在阿鞞拔致不退转当中,他就不需要经过十信、十住、十回向、十地这个过程。就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阶梯,快速成佛。

所以净土法门所展示的圆顿的妙法,跟《妙法莲华经》以及善财童子讲的五十三参,到了普贤菩萨那里,他也顿然地从一种修因证果的阶梯,到了一个不历阶梯的这么一个圆顿之法在里面,所以这里面,它告诉我们人生的启示:我们要尊重生命,我们当下这一念心的体性,就有全体的如来智慧德相,我们都是未来佛!所以一定要讲道德,如果我们不道德,对不起我们的佛性,辜负了我们的佛性,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临命终时,你要心不颠倒

问: 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净土宗的问题。譬如说如...

星云法师《最初的根本佛法》

第一篇 缘起 壹缘起的意义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

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问: 师父,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慧广法师...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问: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慧律法师答: 那是错的,妄想...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极乐世界的往生者有重量吗

问: 佛经中有描述,极乐世界的地面有落花,诸上善人踩...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供养地藏菩萨,所住的地方就能得这十种利益

这些未来和现在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解决当下的烦恼

问: 请问法师,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

【佛教词典】句义灌顶

又作真言灌顶。为不空三藏所立五相灌顶之一。据金刚顶...

【佛教词典】南无佛

(术语)Namo buddhāya,归命于佛也。法华经方便品曰...

福德不具,万事不顺

很多人到寺院求财运,求官运,求平安烧了一辈子香,求...

真理最能减轻痛苦

人的身体是肉做的,受到刺激当然会有各种不同的感觉。...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

【图】惟贤长老音容

惟贤长老音容,凤凰佛教摄于重庆合川。 2010年4月9日惟...

优填王与吉星女

佛陀时代,印度的俱昙弥国为优填王所统领,他的王后不...

广化老和尚《人为什么应该素食》

前言 从前一提到素食,就会联想到佛教,由於多数人的...

贪欲之人去道甚远

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呀,就会创造一个业火,也就会引生果...

20道美容养生素食汤

1、双莲百合圆肉汤 安神,健身,预防心悸失眠 材料:莲...

孩子学习差怎么办

问: 我们家孩子10岁了,上2年级,现在在学校简单的加...

宽容是一剂良药

古代有一老禅师,夜晚出房门巡夜时,发现墙脚有一把椅...

改恶行善,罪自消灭

若人有过,自解知非,如果自己做了错事,肯承认错误,...

《杂宝藏经》白话

杂宝藏经 卷第一 十奢王缘 第一 往昔人的寿命在一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