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庄严

净界法师  2022/1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庄严

问:师父!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怎么面对如灰尘的人事因缘,弟子已经很清楚掌握到那个修持的诀窍,但是面对积极的修善,例如布施,我们要怎么在理观跟事修上让它可以合一?可不可以请师父作一个开示,譬如说在布施这个善法里头,我们要怎么结合理观跟事修?

净界法师答:事修的对治有它的方法,比方说思惟布施的功德,“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这句话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就是说,事修是一个一个的。针对悭贪嘛,那你就要想:我为什么要布施?因为如果我不布施,我死了以后,“诸未施财无常灭”,我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如果我在生之年利用这些资财……死了以后这个财产就不叫布施了喔,你的财产就没有了,但你在生的时候把钱财给别人,这个叫做布施。

所以你这样思惟,哦,那我把这个钱财霸着不放,我什么都没有;我在有生之年把它布施出去,“由施反成有财库”,会变成财库,来生还可以受用。所以每一个法在事修的时候,都有它一个一个的对治观法。祖师对这些都有一个思考模式,你就照这个思考模式去做,你就知道怎么做了。它是有一个思考的,这个事修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对不对?

那理观只有一个,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两方面。但是你如果不站在理观,你事修会产生执著,你布施也会执著。你布施的时候就说,欸,这个功德里面有没有我的名字!你就会这样想了,这就著布施相了。所以你这个布施变成怎么样?不是布施“波罗蜜”。这三个波罗蜜对你就没有用了,因为你今天不能够安住真如本性。以无所得为方便,你称性起修的时候,你的布施叫做布施波罗蜜,它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你是用清净心跟菩提愿来布施,你把它当作你的一种历练。

你今天如果不修理观去布施,在布施的时候你就想说,欸,不错喔,你看我修这个功德,我来生会去受用!你的结果,你来生果然去受用,但是你没有离开轮回。所以这个布施不能度你,它没办法度你,它不能让你到波罗蜜去,它只能够在生死里面得一个有漏的福报。波罗蜜,到彼岸,一定要理观的智慧。

所以,这个理观跟事修是互动的。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成就庄严,所以这两个不一样。当然你说,我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也不去修。那你就一路地清净下去了,你就没有所谓的功德庄严了。你这个叫素法身,不是佛陀的妙法身。所以你不能执理废事,也不能执事昧理,是吧?

但事修就没有标准答案了,到底你应该去从布施,还是从持戒入手,这要看各人。但是我个人的体会是这样:事修,你要先找你的专长,就是你特别厉害的,你的优点,跟最弱的地方去对治,这两个。

比方说今天你的事修调伏上很适合用无常观。其实你成功就好,你不要管用什么。就是说,我面对烦恼的时候,我习惯用无常观,我过去生对无常观、无我观操作得非常好,那你就用无常观。你只要是把烦恼灭了就对了,你不管用什么法门,契机就好了。第一个,找到你的强项。

第二个,找到你的弱点、痛点。每一个人内心当中,从因缘来说一定有自己的盲点。有些人对财富有盲点,有些人对感情,有些人对名声。这个就是你要注意的了,这一定是你往生的障碍。你要痛下决心去面对你的盲点。

蕅益大师讲,行人各有烦恼习气,重者先治,譬如擒贼,必先擒王。就是说,从事修的角度,因为你生命有限,你不可能把无量劫来如梦如幻的烦恼业力今生全部面对,但是它有些点是会非常严重的,就是你这个病根非常重,要从这个下手。

所以事修是要选择的,找到你最强项的法门和你最弱的痛点,从这里下手。你说“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一个愿望,它不是让你实践的,因为你的时间有限。你今生要怎么样?选其跟往生有关系的,就是会障碍往生的,从这个下手。

人生有短期目标、长远目标,短期目标是往生,所以事修法门就是怎么样?要先了解你自己。所以我们要了解两种自己,师父前面讲过:第一个,要了解你根本的自己,就是真如本性;第二个,了解你无量劫来在三界里面整天打滚,你因缘中的自己。

就是现在的因缘法里面,你有什么样的烦恼,有什么善根。你总得清楚你自己的问题吧?如果你的善根强项是无常观、空观,你却一定要修其他法门,那没必要。因为你过去生已经盖到八层楼了,你稍微用功一点,这个法门对你就很相应了,你就修下去。事修没有标准答案,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药。

所以事修就是,请你先了解因缘所生法的你是怎么回事。就是我本来是清净的,那后来呢?后来生生世世在那边打滚,到现在,有如梦如幻的烦恼,有如梦如幻的善根。你的目标是要往生,有哪些工具——善根是你的强项,你要赶快拿出来用,因为你稍微用一点功,对你来说就是很快的效果。你要把过去的善根累积到一个程度,用加法把过去的善根累积起来。然后,把你的盲点找出来。你会不往生有几个盲点要注意的,有几个地雷,你最好先避开。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地雷,有些人感情是他的地雷,有些人财富是他的地雷,临终可能过不去的就那几颗地雷,你最好事先知道。其实,如果你有在打坐,你就知道你的问题点在哪里、你的强项在哪里,你应该会知道。

所以这个事修就是断恶修善,面对如梦如幻的善根,面对如梦如幻的盲点,赶快在你有生之年做一个善加处理。然后呢?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去处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动物往生西方,是否也要具足信愿

问: 鹦鹉、八哥、老鼠等动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何解释

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方海...

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问: 我在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问: 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正确的内涵?...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

怎样改掉爱计较的毛病

问: 师父,我特别爱计较,这个毛病怎么改啊? 慧广法...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达到什么境界才可以食肉饮酒行淫偷盗

《永明延寿禅师全书》: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

情执太重怎么办

问: 情执太重怎么办? 明证法师答: 执着就把人害死...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

为什么不能随便去评论别人

以前我有个毛病,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

【佛教词典】角宿

梵名 Citrā。二十八星宿之一。为位于密教北斗曼荼罗外...

【佛教词典】四天王天

四天王所居住的天界,在须弥山腰,六欲天之第一重。...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临产可念观音圣号

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作为一个比丘,有些事情没有...

星云大师《六根互用》

我们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业恶,来达到...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推荐】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

学佛要实修实证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

女众进入寺院应遵守的礼仪

我们每次过堂都做一点学习,今天学习关于女众入寺的内...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问: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大安法师答: 你这...

圣严法师《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

什么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正确、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呢?时...

你只能求尽心尽力,不能求它的结果

菩萨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菩萨戒体,总而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