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念佛法门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

大安法师  2011/1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是修念佛法门的,一定要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念佛不能去求得开悟、得神通、得人天福报,甚至到阴间多块元宝,这些都搞错了。很多人念佛求开悟,或者求功夫成片,求一心不乱,这些都不正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去年有几个闭关的比丘尼,她们听说念佛一定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于是她们几个人就发心闭关三年,一定要功夫成片。这些比丘尼道心非常坚固,也能吃苦。大概是念了一年多,每天烦烦恼恼,妄念不断,每天在恐惧当中度过。“哎呀,你看我怎么越念越多的妄念呢?越念越不安呢?功夫成片在哪里呀?什么时候才能得功夫成片啊?”烦恼得不得了。其中有一个比丘尼,由于一心不乱遥遥无期,她都绝望了,准备摸电门自杀。她们来东林寺请我开示,能不能救救她们,真是太苦了。这就是知见没有过关!净土五经没有深入,祖师的著作没有去看,随便听了句话就作为最高原则。

只要具足信愿持名,不管有没有功夫成片,都能往生,散乱心念佛也能往生。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这才是最直捷、最精确、最纯粹的发愿目标,不需要设定任何的中间环节。在这个基础之上,自念自听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念念都是愿力的相续,念念都是往生的正因,念念都是万德的接纳。时间久了,罪业自然而然就消减了,功夫自然而然就渐成片段了,心地自然而然就愈加清净了。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但大家也不要理解成要反对功夫成片。具足信愿持名,而后功夫成片,是值得赞叹的。

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些都是现实修行当中出现的问题。我在新加坡居士林第一次讲《净土资粮——信愿行》的时候,特别点出念佛以求往生为根本,不是求开悟的,不是求清净心的。当时有很多人听了都很吃惊,实际上这都是祖师说过的话,不是我的创造,我只是述而不作,把佛言祖语如实表述出来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蕅益大师法语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

志公禅师劝世念佛文

回头好,回头好,持斋念佛随身宝。 有有无无都麻烦,...

念佛法门修学次第

我们大多数修念佛法门修行的多,为什么呢?易行,容易...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

【推荐】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这十种的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道证法师:用坐电梯来比喻净土法门

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

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

问: 顶礼法师!证严上人一直强调: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虚...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每天一万声佛号是净业行人的底线要求

每天念一万声佛号是对我们净业行人的底线要求。虽然有...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

【佛教词典】提和越

(杂名)Devasopāna,译曰天地。萨昙分陀利经曰:天王...

【佛教词典】屈满啰合掌

(术语)又作屈摩罗。十二合掌之第三。大日经疏十三曰...

【佛学漫画】明心见性为什么还要精进念佛

迈春法师的往生故事...

让你静心的34条法语

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

平安在哪里

一餐厅老板听人传言,台湾将面临大劫、大灾。自此日夜...

人生聚散总是缘

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间万事,成也因缘...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坏人可不可以度

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傅: 师傅!您说好人坏人都可...

念珠有哪些意义

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

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那么这个观念如果是套...

不要小看自己

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长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

慧律法师《修行是享受,不是负担》

对这世间的天地万物,要先学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