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布施者反感,义工是否造业

大安法师  2012/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对于一些公众,被一些义工半推半就去给慈善团体捐款,使他们起烦恼,甚至反感,义工们无形中是否在造恶业?

大安法师答:义工本着慈善心,劝他人捐助慈善团体,不算造恶业。但要注意方法,要让众生以欢喜心做公益事业。

悭贪是众生的通病,所以菩萨六度中,把布施列为第一。布施度悭贪,悭是不肯布施自己的财物帮助别人,贪是对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妄欲占有。悭贪使我们我执坚固,心胸狭隘,因而造作种种不善业,受生贫贱。所以,佛教用布施一法度脱这一厚重烦惑,令众生在财施、法施、无畏施中开启自性宝藏,并得富贵果报。

《大智度论》记载:有一个穷画师名叫千那,到东方多利陀罗国做画匠。工作了十二年,得到报酬三十两金,而后回到本国大月氏弗迦罗城。刚到城里,听到寺院打鼓集众,他就过去看。看到僧众威仪整肃,画师生起清净信心欢喜供养。从维那师那里得知供一天斋需要三十两金。画师就把十二年的工钱全拿出来供斋而后空手回家。到家后他告诉妻子十二年所得都拿出去种了福田,施予众僧。妻子认为画师狂痴,便缚夫送官。穷画师在庭上申辩:我今生这么贫穷,就是多生多劫没有布施。今世遭遇福田,若不种福,后世复贫。贫贫相续,无有脱时。我今希望顿舍贫穷,故将三十两金悉数施予众僧。正好这个大官是一个优婆塞,听了很受感动。贫穷布施难,何况能将十二年的辛苦钱布施出来,更难能可贵。大官便给穷画师解除绑绳,将自己身上佩带的璎珞和上好衣服赠给画师,还将一匹好马与一个庄园赠送给他。穷画师的布施果报是上天堂,虽还未得,但花报就已当下现前了。

所以我们自己在敬田与悲田做布施功德,并劝众生一起做,是值得提倡的事。但对此义工们需要观机,要讲清布施的功德并以身作则。一旦对方反感,说明机缘未到,便不必勉强,以随分随力随缘为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吗

问: 一位师兄看到《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若诸人天诵持...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

星云大师《如何消除烦恼》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问: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 你首...

阿阇世王杀父篡位

佛在世时,领导弟子修行,弟子中有一位叫提婆达多,他...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

人人都往生到遥远的极乐,那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

问: 佛法是超世间,也是救世间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遥...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

文昌帝君轮回的启示

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

学净土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问: 学习念佛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大安法师...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

【佛教词典】五无量

【五无量】 p0259 瑜伽四十六卷十五页云:又诸菩萨、于...

【佛教词典】王所相应

八论名曰心王,唯缘境之总相。五十一心所,亦缘别相。...

一个卖水产老板的忏悔

惭愧罪人徐翠芹今天当众忏悔。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罪...

圣严法师《逢凶化吉》

在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大家都希望我不要去美国了。 我...

他推了我一把,令我整个生命醒过来

在高雄有一家百货公司叫大同百货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

怡山发愿文

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

念佛与消业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