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大安法师  2018/0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你首先要了解妄念的虚幻性,没有体性。既然没有体性的话,你就不要有减轻不减轻的想法。你不理睬它,妄念自性本空。

你越理睬这个妄念,越在琢磨妄念是不是轻了呢,你这一念的心就强化那个妄念的力量,反而跟我们正面的力量产生了一种冲撞。也不要跟它对待,就超越它。

就好像我们坐飞机的体会:当飞机要飞到云层的时候,你知道这个云层它本身没有障碍,它是虚幻的,你不能驾着飞机想:“哎呀!那么厚的云呀,什么时候淡一点呀?淡一点我好过去呀!”你就直接过去,你不管它厚不厚,它本身就没有东西。看过去像大海一样厚的东西,实际上它是虚幻的。

妄念也是这个样子,你穿过去就好了,不要去理解它,不要去琢磨它,也不存在什么境界不境界,这句佛号就是以真如的念融摄虚妄的念,以清净的一念来收摄百千万亿个妄念,万法归一,以一念收摄万念,以清净念来净化染浊的念,以佛知见来转凡夫的知见。你就全神贯注在佛号当中,这个妄念它就自然不退而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四大本空无有我,一身自重不干人

我们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念头像一条流动的河

我们常常觉得念头是一段一段的,实际上不是。心像一条...

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

从佛法的角度,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的,最后...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问: 《坛经》中说: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临终这一念,不是侥幸就能达到的

阿祈达王临终,为驱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佛教词典】通念佛

(术语)对于别念佛而言。通三世诸佛之名号而称之也。...

【佛教词典】五教止观

(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着。约五教而明止观。...

杀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告诉诸比丘们...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宋杨杰,字次公,号无为子,参天衣怀禅师大悟。后丁母...

念佛三昧摸象记

原文 岁在丙午, 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 修习...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

比丘尼谈出家后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问: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阿弥...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农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悬挂了结夏牌,为期三个月的结...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惟贤长老:佛教对素食传统形成与发展影响

一、 素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素食与人体的健康有极密切...

修四如意足断除爱欲

昔日佛住在俱睒弥国的瞿师罗园时,阿难尊者也住在这里...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问: 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

星云大师《小草精神》

小草,不能轻视! 你看!墙头上、峭壁间,一根小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