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大安法师  2018/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无量寿经》

“十念皆生我国愿”,这一愿,历来的注经家都认为是四十八大愿的眼目,是实施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之大慈悲、大智慧的高度结晶。从修行的功夫来看,没有提任何条件,只要你十声念佛。

这个十声通平时,通临终。你只要具足信愿,平时念十声,阿弥陀佛也会让我们往生!

当我们看这一愿,是要领会阿弥陀佛那种大慈悲心、大救度的力量。但也不能说:“我只念十声就可以。”

为什么要在十念之前有“乃至”二字?“乃至”就是指你最低限度!如果很忙,条件不允许,你就哪怕只念十声。

但是,佛高兴的是希望我们多念,上限是多多益善。能够念三万、五万、十万,佛当然就更高兴了。所以有上限,有底限。我们不能为了自己懈怠放逸而去取底限,还是要取上限。

在理上相信十声乃至一声都能往生,但在行为上要念得越多越好!这样来领会,比较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

四十八大愿——(第7愿)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

弥陀名号是实相身

第三个偈颂,是法藏菩萨讲: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时...

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

【佛学漫画】潘太夫人的故事

潘太夫人生病当中的五、六天,始终没有任何的痛苦,并...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有我们一朵莲花吗

问: 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

「心」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在《楞严经》的...

菩萨如何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

【佛教词典】财施

三施之一。“法施”之对称。不犯他人财物,且以己财,...

【佛教词典】蘘麌哩童女

蘘麌哩,梵名 Jāvgulī,又作常求利、常瞿梨、穰麌梨...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慧律法师《生从何来 死往何处》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最善巧的方便就在身边

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团转,却...

临命终的心有三种状态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印光大师先标出整个重点,就是临...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 分身尘刹度众生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

何谓法师

何谓法师?浅言之,精通佛法,为人之师。法师有五种:...

学会转念,平复疫情中躁动的心态

好,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有因缘...

让他们带着尊严离开

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公司开始裁员。 马克艾可里无法忘...

佛陀教我们如何放下对子女的贪著

中国的父母从好的方面来说对子女非常负责任。从不好的...

不孝有三的含义是什么

问: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