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2023/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农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悬挂了结夏牌,为期三个月的结夏安居时间开始了,这是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那么什么是结夏安居, 僧团为什么要安居,以及供养安居僧有什么样的功德呢?

什么是结夏安居

安居分为夏安居和冬安居,结夏安居,就是依“夏安居”的仪轨进行安居。每年农历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是佛教结夏安居的日子。结是结成的意思。《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云: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随时警励曰“策”,三业运善曰“修”。

为什么要安居

在佛陀时代,印度地区每年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之久,僧众们或在山间修习禅定,或在树下经行,衣钵常为雨水所流失;夏天雨多,地上的虫蚁常出来爬行觅食,僧众们沿路托钵乞食不免踩伤虫蚁及草树的新芽。所以佛陀慈悲,遂制定了安居之法。

根据律藏记载,佛制僧人安居的因缘有三:一、夏时游行,踩杀虫草;二、疲弊于途,漂失衣物;三、贻世讥嫌,坏众敬信。安居期间,出家众禁止外出过夜,聚居一处精进修行。除非有三宝事、父母事或病缘等。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过夏。大家齐聚一堂,若有犯戒者,当众忏悔,称为自恣,这一天就称为僧自恣日。

三月之中,僧众互助,精进修持,道业增上,甚至证得圣果。十方诸佛心生欢喜,所以七月十五这天还被称为“佛欢喜日”。

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结夏安居期间,能有机会供养僧团衣食,保证僧众正常学习、修法,是众生积累功德福报的大好机会,经中说,供僧有七种功德:

一、名闻四方,众人叹誉。

二、若至众中,不怀惭愧,亦无所畏。

三、受众人敬仰,见者欢悦,颜貌豪贵,威神光明。

四、命终之后,或生天上,为天所敬;或生人中,为人尊贵。

五、智慧远出众人之上,现身漏尽,不受后有。

六、所欲自在,无事不果(所有愿望都是实现的)。

七、言从语用(众生都喜欢听你的话,顺从你的意志)。

《赞僧功德经》: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众生功德种,能与人天胜果者,无过佛法僧宝众。善心僧中施掬水,获福多于大海量,微尘尚可有算期,僧中施宝无有尽。

《佛说诸德福田经》: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出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五德超世务,名曰最福田,供养获永安,其福第一尊。

《佛说盂兰盆经》: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复有人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

《阿毘达磨俱舍论》:若有能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起。

结夏安居是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在这个时代,出家人还能谨遵佛制,能够每年安居,这是一种正法的象征。依着佛制,依着一切贤圣僧所遵行的、历代祖师所传承的,不仅能得到现前僧团的加持,也会得到胜义谛不思议的、超时空的、遍一切时一切处的加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磨练,一碰到困难就抵不住了

修行办道这件事,首先在发心上,如果要出家的话,就在...

出家人姓「释」的由来

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

一时心软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尊者祇夜多带着弟子,向西北方云游。 忽然,尊者停住脚...

【推荐】倓虚老和尚出家前感言

现在我下面已有一个姑娘已出门了,五个男孩,大的才十...

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

【推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个地方讲到多欲为苦,就是讲我们对欲望越执着,就会...

大安法师:不能打骂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

悉达多太子见老病死而出家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忆念弥陀慈父

在很小的时候,我喜欢观看电视上播放的《济公传奇》,...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做父亲很难,做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相比于母亲节,父亲节好像冷淡了许多,子女也不太重视...

【佛教词典】无量寿如来

(佛名)即阿弥陀如来也。...

【佛教词典】离欲界

【离欲界】 p1425 瑜伽十三卷十二页云:修道所断诸行断...

发财最快的8字咒

雨宝陀罗尼经比较长,我们只念咒心就可以。雨宝陀罗尼...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

虚云老和尚住世的最后一日

九月初十午,公命侍者撤退佛龛,供奉在别室中。侍者知...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女人临产的禁忌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

俯提劣机曲护初心,唯此法门最为第一

原文: 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

比宝石还贵重的东西

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

学佛后有病还要不要看

一些学佛的人听到别人有病就会劝人专心念佛,不要在意...

何谓「四重二谛」

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 第二重:说空说有皆...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这样一个造恶业的原因,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