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2012/08/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二) 身为领众而只作自利之事,乃学佛人之过失。

(三) 佛学虽博而不怯罪行,乃学佛人之过失。

(四) 口诀虽丰富但身心却流于凡俗,乃学佛人之过失。

(五) 持戒虽然谨严,心中贪念却极大,乃学佛人之过失。

(六) 觉受和证悟虽好,却不能调伏自己的身心,乃学佛人之过失。

(七) 已入法门,但于入世之爱憎不能断舍,乃学佛人之过失。

(八) 身虽出世行于佛道而勤事稼穡,困于农务,乃学佛人之过失。

(九) 虽解义理而不修持,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 虽已立誓修持而不能贯彻始终,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一) 职务虽在法中,而法行却不能成长,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二) 食物虽然自然而来,心还是放不下要去东谋西找,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三) 由善业(定慧)所获之威力,用来医疾延命 ,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四) 为了财物而教人口诀,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五) 以机心来自赞毁他,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六) 能传授口诀给别人,自己的身心却不能与法相应,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七) 自己不能独自安住,又不知随顺处众之道,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八) 于乐不能容受,于苦不能忍耐,乃学佛人之过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每一天的观想

一早起身,就观想祈祷三宝加持,弟子今天可以过一个快...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

净界法师:菩萨戒修学法要

当我们发心要行菩萨道,开始在生命当中来积集福德、智...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星云大师《骂人的艺术》

骂人是恶口,骂人是不好的行为,不管什么人,你骂他,...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

不要让师父哄着学佛

很多出家人苦于众生难度,也有的人不愿意和信众打交道...

明心见性并不难,悟后起修才是个大问题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得念:得到正念,总持就是说...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到声闻跟菩...

弘一大师:简易施食仪轨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问: 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

禅--净土宗念佛法门的助行

既然是念佛,就以真正的深信切愿来执持佛的名号,这是...

【佛教词典】十七种庄严

谓极乐净土之十七种庄严。据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

【佛教词典】居伦

梵名 ājāta-kaundinya,巴利名 Aa-kondaa。又作阿若...

归依地藏菩萨,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未来...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

惟贤法师《信解行证》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

饿鬼道之苦

看第二个。饿鬼的苦,我们看这个饥渴寒热,刀杖驱逼之...

现在好好享受,临终时靠助念可以往生吗

问: 每每逢缘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了脱生死,但常有一...

进步哪有退步高

一个庄稼人家非常的好客,有朋友来拜访时,主人总是准...

谁的人生没有痛苦呢

有一次,几只野兔偶然相遇,它们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

佛门敲钟的含义

佛门、佛事,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在一口佛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