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施食中学到解脱的方法

静波法师  2015/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施食中学到解脱的方法

佛菩萨慈悲,所以才有施食法门。宋代的时候,不动上师在四川的蒙山创建了施食法门。他根据《焰口经》里面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难在林间习定,观世音菩萨化身为鬼王(也就是面然),出现在林中,口吐火焰,顶发烟生,身形丑恶,肢节如破车之声。鬼王告诉阿难:“汝三日之后当做鬼。”阿难大惊,归投大觉慈尊,于是有了施食之法。

施食是什么意思?就是请客,请人家吃饭。请谁吃饭?六道众生,尤其是死去的先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七月十五作为鬼节,我们发现在极乐寺围墙的周边,有大量烧纸、锡箔、纸钱的。作为佛教,不应该这样做。为什么?大家想一想,我们生命的追求是不是应该有质量?应该是这样。当洪水来的时候,有人抱着一根木头,有人上树了,有人上船了,有人上山了……他们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佛法是让我们从六道轮回中走出来,但是我们的心里面却常常纠结。因为有贪心、有瞋恨、有愚痴、有我慢、有怀疑,还有对事物不正确的看法,于是你纠结,你的世界就无限的狭隘,小来小去就是堕落。这就是“背觉合尘”,背觉合尘就不能觉悟、不能醒来,就是轮回;“背尘合觉”就是解脱,这两者之间一念之差。

大家想一想,六道轮回是什么?“梦里明明有六趣”:你现在是做梦,我们每个人都在做梦,而且做得有滋有味儿。每时每刻都是无常的,每时每刻都是不固定的、没有主宰性的。每时每刻的这种没有主宰性的、变化无常的,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脆弱。

所以,我们要怎么样?要醒来。醒来怎么办?在今天,我们来超拔自己的先人,尤其是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跟自己最有缘的人,利益的还是我们自己,这就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这是最根本的。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一个最好的法门——施食。因为施食,把地狱、饿鬼六道众生请来。因为他们有业力,所以要用佛菩萨的愿力、咒力加持,喂他们,让他们饱满。这个过程如果你自私,你不愿意去结缘,你不愿意去施食,那么没有别人你也成就不了,其实真正得到利益的是我们自己,这个账大家一定要算明白。整个的施食过程就是:利益众生,成就自己。所以要想成就自己,必须利益众生。佛法告诉我们:不自私,不自以为是,不画地为牢,不强词夺理,不把自己当回事,要换位思考。

所以整个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法:“若人欲了知”,所以你要明白它;“三世一切佛”,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应观法界性”,法界性就是没有实在性;“一切唯心造”,天堂地狱在你的心里——你可以下地狱,可以升天堂,你还可以解脱。由此看来,一念之差,果报天渊之别。所以你要学佛,要有智慧。

刚才我们诵的仪轨中说:“汝等佛子,得悟玄妙之心,同入清凉之地。”这个偈颂告诉我们“万法唯心”,都是心法,你必须要修心。心如果不强大,你绝对是脆弱的,绝对不堪一击,所以一定要修心。“咒破众苦关錀”,这个咒可以解怨结,彼此看到之后不再怨恨。我想,解怨结更多的还是用智慧。

首先要皈依三宝,这是关键。学佛最根本的戒就是皈依三宝。有人说:“我学佛,不皈依三宝。”不皈依三宝,没有佛、法、僧。皈依佛是皈依佛像,完成觉悟、醒来;皈依法是皈依佛说的经典,那就是符合三法印——无常、无我、解脱;皈依僧——出家人,要完成清净。因为出家人,至少他能够看破世间,能够走出来,这一点上他就很了不起。所以他有一种使命和责任:“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每个僧人都需要行菩萨道。你可以把这样的感悟同社会有缘的人去分享。同时,你要发四弘誓愿,你还要去忏悔。当然,还有很多……

我想,整个的施食过程有着清晰的脉络,就是利他,就是利益众生,不怕吃苦。“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你做梦的时候就有六道轮回,你就会觉得苦、乐。这种苦是自以为是的苦,这种乐是自以为是的乐,绝不坚固,绝不永恒。其实苦乐的感受一定都是无常的、无我的、没有实在性的,所以你随缘就好——不能攀缘,不能拒缘,要随缘,历事炼心。

法会带给我们很多智慧的思考:从此以后我们不应该自私,应该大气,应该豁达,应该尽可能地原谅别人,帮助别人,你自己才有机会。同时,你明白这种帮助成就的是自己,包括我们今天超拔我们往昔的父母,往昔的六亲眷属,成就的还是我们自己。有人问:“我的六亲眷属如何呢?”如果你成就了,你的六亲眷属没有问题;如果你的六亲眷属有问题,佛法就成了虚置,没有意义。所以,成就自己要成就别人,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这两者之间从来没有分开过。

我们每个人面对现实的时候,往往对别人不能包容,其实是对未来佛的拒绝。你要结缘未来佛,你要包容他。当然,救度他们的方法,有时候不仅仅是顺缘,恐怕还有恶声恶气、菩萨蛮、金刚怒目,但内心是慈悲的,毫无瞋恨的。所以,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是成就我们的解脱之道,让我们成佛。

所以,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要给予,不要索取;要帮助,不要自私;要担当,负责任;佛教徒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因缘,我们这样做,我们的生命有质量。我们的心里是平衡的,是快乐的。只有这样,才证明我们在实践佛法。

法会功德圆满之际,希望大家能够从施食法门中,学到自己解脱的方法,能够去跟别人分享这无上的法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

修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

圣严法师《沟通的方法》

人是群体的动物,不可能离群索居,除非你想成为与世界...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

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

人生八苦是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也是四谛中苦...

听闻正法解诸缚着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皈依三宝,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是为向前

很多时候,得不偿失,好好想一想;很多小偷,很多损人...

采访极乐寺静波大和尚

您对南华禅寺举办禅悦行夏令营活动是怎么看待的? 我...

佛教反对的五种邪命

大家要明白,佛教反对五种邪命,哪五种? 第一种乍现奇...

【佛教词典】去此不远

意即阿弥陀佛去此不远;言极乐净土虽离此西去十万亿佛...

【佛教词典】暗林伽蓝

【暗林伽蓝】 p1405 西域记四卷五页云:大城东南行五百...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

【推荐】传印长老慈母与胞姊出家往生记

1954年夏天,传印长老离开庄河老家,前往云居山。六年...

如何避免刀兵劫——战争与和平的因素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

星云大师《佛教的忠孝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光加被,能够...

人善土地就丰壤,人奸地就薄

佛在《地藏经》上讲,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洁之地,供养...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

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如老师对待学生一般,但是佛陀...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给亡者做佛事为何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

死心念佛,莫换题目

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早年是读书人,有深...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东林佛号与中医医理

到东林寺坐诊近半年,见了许多因念佛而身心受益的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