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净界法师  2015/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比方说外道跟佛弟子的差别,你看外道他们也是出家,希望能够了生死。但是他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所以他们虽然想要求解脱,最后的结果反而是堕落。为什么?因为不留心大乘的教典,即便勇猛精进,到最后是天魔外道。

我们一般人不看经典,对人生的看法大致上是两种看法:一种是断灭见,一种是常见。断灭见是反正人死如灯灭,所以从人死如灯灭当中产生及时行乐了,他不相信有来生。第二个就是常见,我们相信在宇宙当中有一个常住的主宰者,比方说上帝,比方说天神,他可以主导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透过对上帝、天神的祈祷,我们就能够趋吉避凶、离苦得乐。这两个都是错误的。

其实你的快乐跟痛苦是你自己的内心决定的,你生命的抉择,你选择做跟不做,这样的一个业力的形成才是真正你生命的主导者。所以说当我们不能够了解教理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向外攀缘的,是跟着感觉走的。

那么相反来说,胁尊者八十出家,“昼观三藏,夜习禅思,乃有济”。这个胁尊者,佛灭度以后六百年,他八十岁才出家,在这种年老力衰的情况之下,他因为白天看经典去明白道理,晚上根据这个道理来修习止观,最后才成就阿罗汉果。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外道在年轻的时候出家,在精神体力那么旺盛的情况之下,这么强的出离心,但是因为他不明白道理,结果是求生反坠。胁尊者他在八十岁出家,他用的精神体力很有限,但是他掌握了生命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结果他成功了。

这个道理是说,宇宙人生是有一定的轨则的,诸法因缘生。你看,太阳它一定是从东边出来,晚上从西边下去。从来没有一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从东边下去,不可能!你看月亮,它是初一的时候最小,到十五的时候变最大,大到一定的程度它又开始变小。你看海水它涨潮,它涨到一定的程度,又开始退潮、退潮、退潮,退到一定的程度又涨潮、涨潮、涨潮……一个真实明白道理的人看宇宙人生的万事万物,会发觉人生是有一定的轨则的。这个轨则就是佛教说的流转门跟还灭门。

我们之所以不断地流转生死,这个背后也有一定的轨则,诸佛菩萨能够安住在安乐解脱,他掌握了一个解脱的轨则。

所以人生虽然是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在变化后面是有一个道理的。一个人会堕落是有道理的,一个人会往生也是有道理的。我们今天读圣贤书,就是把我们为什么会堕落、我们为什么会往生、我们为什么会成佛的道理掌握住了,这人生就在你掌握当中了。

我们一个人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用智慧来观察人生;第二个,用直觉去面对人生,跟着感觉走,我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希望了,就是佛教说的闭着眼睛过活,他完全不用智慧来观察人生的,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然这个人无量无边的生死在等着他了。

所以我们从经典的学习,打开我们的智慧眼,知道我们这样做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那样做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你掌握了一个痛苦的道理跟快乐的道理,你才有资格谈修行!我们在修行当中,是先打开眼睛,然后才有行动的,因为人生是有它的轨则的。

十法界的因缘果报背后的确是有它的轨则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如果闭着眼睛修行,结果就跟外道一样——求生反坠。虽然花了很多精神体力,但是结果却是堕落。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研究道理了,就是我们说的“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爬山,没有一个人说不用看地图就可以爬山的,爬到最后爬到老虎洞去了。所以,这个地方是讲到修学是要尊重传承历代祖师所留下的这些开示的法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离欲解脱大丈夫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一位...

问问自己的修行有没有把握

当你两只眼睛一闭,寿命尽了,能不能解脱?如果没有把...

波尔尼仙人的故事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

这样的时代,罪业众生该如何解脱

在佛的正法的时候,行人的根机都很殊胜,善知识如林。...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真了生死的修行人,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发心

修行用功办道的人,你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首先就要讲...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怎么下功夫

2015年9月24日,受大安法师委托,《净土》杂志编辑部一...

憨山大师:净土法门法要

示优婆塞结念佛社 惟吾佛出世,说法利生,四众人等,各...

忏云法师对戒杀戒淫的开示

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佛教词典】谷隐山

位于湖北襄阳东南约七公里之处。又称谷隐山。为晋代习...

【佛教词典】众病悉除

(术语)是药师如来十二愿中之第七愿也。玄奘译药师经...

法爱法执是修行的障碍

法爱,简单的定义就是:自己认为自己的法很了不起,生...

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

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有两个: (一)慎勿...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问: 有人说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

净土法门不谈风险很大的转世

通途佛法谈到菩萨道慈悲心的问题,可能有人会发愿要生...

受到了伤害遭受痛苦,也是有大利益的

当受到伤害,遭受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天塌了,地陷...

道宣律祖传记

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

星云法师《最初的根本佛法》

第一篇 缘起 壹缘起的意义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

分别与不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问: 师父!您说对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后的生死业...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

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如仇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