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分别与不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净界法师  2020/06/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分别与不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问:师父!您说对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后的生死业力一定比别人重,因为分别的我法二执最需要第六意识的分别,所以用无分别智去对治它。但是一般人事的因缘又必须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净界法师答:人事的因缘当然要分别了。但是你如果要断除生死业力,又必须无分别。佛教的无分别,我们明天开始讲无分别观,就是怎么去截断生死的业流。无分别它偏重在果报这一块,它在因地是要分别的。就是说“凡事尽心尽力”,这一块要分别。这个事情该怎么做,菩萨应该要善巧分别。但是成败结果,“成败交给业力”,不要在结果上分别。

我们现在的分别是分别错了。众生畏果,菩萨畏因,我们现在都是在结果上分别。佛陀意思就是说,结果不要分别;因地你要如理思惟,要分别。是这个意思了。当然这也很难,对不对?因为我们对成败得失,还是看得很重。

那怎么办呢?忏公师父有个方法,他把人生分两块:五十五岁以前,跟五十五岁以后。他认为一个人到五十五岁,你的人生的因缘也就是这么回事了,能够进步有限,你就开始要加强无分别,人开始要收了。人哪,收尾收得好,比起步好更重要,尤其净土宗很强调收尾,收心。你到五十五岁你再不收心,你这辈子就收不起来了。你心不收,你业力就收不起来,这两个是一体的。你还在攀缘,你的业力就跟着你活动。

我们一个人要面对生活,对不对?但是我们要处理生命。生活是一时的,我们让今生活得好一点,这个是有需要,身安道隆嘛。但是你也要考虑生命的问题,轮回问题。你今生不解决,那么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所以按忏公师父的规划,五十五岁前,重视生活;五十五岁以后,开始处理生命的问题。我觉得从年龄上区分也挺好的。

看看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这一块,生活跟生命。不过,诸位!你要想到一个问题:你觉得你今生的成就是求来的吗,是争来的吗?你说你今生的成功,源于你善于分别,所以才这么多成就。你真的这样认为吗?不是的!其实你不去分别,该是你的还是你的。

但这个道理很深。我们以前总是认为说,人要去分别,要去计较,才会成功。其实我们很多错误的观念误导我们了,其实不对。你能够成功,是因为你有善业力,是你有福报,你不去追求,也会成功。当然我所谓的追求是指去追求结果。

所以你要知道,其实你的快乐跟别人是没有关系的,你是在享受你阿赖耶识的善业,你该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福报。

所以无分别智的意思是说,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要,因为这一块你没办法改变了,它是一个成熟的业力。唯识的角度是,阿赖耶识变现果报的时候,你要认命,修无分别智;但是第六意识在攀缘造作的时候,你要小心,最好第六意识能够根据你的规划走。它重视因地,放弃果报。它的态度是这样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吗

问: 请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人生既然这么苦,我...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日行一善能避祸吗

问: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长寿。那么能避祸吗? 方海...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

泰国佛牌与古曼童是否可信

问: 请问在西安目前卖得很火的泰国佛牌,古曼童等说...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很多信众喜欢去寺庙进香拜佛,但对相关礼仪并不是很清...

从坛子看人生智慧

四川人爱泡泡菜,其制作的关键就是要把蔬菜装在坛子里...

不需花钱就可以修的大福德

末学曾看过某大德著的《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

【推荐】富贵的正因与助缘

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只不过是导致富贵的一...

【佛教词典】十住

【十住】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一至第十...

【佛教词典】三果

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阿那含,华译为不还,意即修...

修行中种种的不顺障碍,跟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

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文珠法师《生命寿命与慧命》

一、生命的组织 世间事物,由无而有谓之生,能令生起...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

度化众生,要有缘才行

佛陀时代的城东老母是释迦牟尼佛之邻居,佛祖虽是无缘...

净土法门之超胜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 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

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问: 请问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从...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