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中种种的不顺障碍,跟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

如瑞法师  2023/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中种种的不顺障碍,跟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

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不深不妙。但如果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在指导怎么样去落实于行的方面,一般人都是比较忽视的。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没有体会到佛设教的真正用心。

我们知道,佛陀当年逾城出家,遍参外道,历尽千辛万苦,到最后得出结论:无益的苦行是没办法解决生死问题的。所以,后来舍弃外道,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告诉我们修行必须从心上下手。如果不用心的苦行,是无益于修道的,所以佛称之为无益的苦行。真正在生活中,佛还是非常是推崇少欲知足的。佛为出家人制的四行依(常乞食,粪扫衣,树下坐,腐烂药),就是告诉我们要把生活的受用达到最低的标准。

虽然,佛给了我们很大的福报。我们也确实有福报,因为无始劫来,我们都很多次的供养过三宝,也精进修过行,只是没有坚持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是没有福报,恐怕我们今天也不可能会坐在这里,吃不愁穿不愁的。但是过去生中所修来的福报,也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修来的,因为要能遇到三宝,修大福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所以当我们今天拥有了福报。实在应该好好珍惜,不要一下子把它享受完,因为我们需要用福报来成就道业的。

修行当中,遇到种种的不顺,或者身体的障碍等等,也和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灵芝律师曾说过:如果没有福报,吃人信施,肚子都会裂开的,我们没遇到这种现象,是因为恶疾缠身而代替了。所以我们应该生惭愧心,珍惜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的拥有。

现在我们来受用信施,并不是为了享受,好逸恶劳,而是为了借助于一个好的外缘环境,更能精进修行,早日的得道,将来能够弘化一方,利益众生,承担起如来的家业的。

但在生活当中,要真能做到少欲知足,珍惜拥有,实在不容易,因为人会迷的。当没有的时候,会觉得很珍贵,当你拥有的时候,又会觉得都没有什么。就像我本人,刚出家的时候,是比较惜福的。比如那些包香的纸、盒盒什么的,都舍不得扔掉,都要好好地整理,剪成纸片,利用起来。至于穿的呢,刚剃头的时候,只有一件短褂,黑夜洗了,第二天干了再穿。

到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穿的用的都不缺,自然而然的,像以前的好习惯,就淡漠了,甚至慢慢没有了。我们同学应该也是类似的一些感受。所以,我们就要正确地去对待,当我们已经够穿够用的时候,不要去多贪,而应该把多余的好的去供养那些没有的人。

有天见到一位师父,彼此谈论一些修行方面的感想。她说当别人给她那些好东西的时候,她就会要考虑一下:我真的需要吗?当别人去喝咖啡果子汁的时候,她说我只有一杯白水,喝下去以后就觉得很舒服了。实际这杯白水,都应该把它节省下来的,但是我还是贪了这杯水啊!

所以修行,就看你怎么样用心。不管你是诵经、念佛、参禅、修观,最主要要能做到心对境的时候,能不随转境,见好的不要去贪,乃至于不起种种分别之念。

我们现在虽然拥有好的外境与福报,希望大家常能提醒自己,好好珍惜。借此机会认真修行,做一个有修有证、能利益众生的好佛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众和在家众,从禅宗的角度来看,在修行开悟这一点...

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

身上毛病多是不是「福力尽了」的表现

问: 弟子这段时间虽然也在听闻佛法修行,但总感觉身心...

人生的短暂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随着时光的流逝,此时我终于感受...

证严法师《四种贫富人生》

富中之富、富中之贫、贫中之富、贫中之贫 是法师经常...

容易发怒,乃福气浅薄之人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布施,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等施与他人,...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

「上香」意义的省思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

妄本无因,真亦无得

这个迷指的是整个九法界心中的惑、业、苦;这个悟指的...

【佛教词典】降胎

(术语)佛宿于母胎也。无量寿经上曰:舍彼天宫,降神...

【佛教词典】三摩娑

(术语)煞三摩娑Sat-samāsa之略。译为六合释。唯识述...

放下万缘,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做得了主

宗门下祖师立的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尊敬。...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时代。知苦识苦,...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

怎么样做好佛教徒

一、前言 我们信仰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

副经中的正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到净土的部类门。此前讲过...

梦到底从哪里来呢

在说梦之前,我们先要说一下众生都具有的八种识:眼识...

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

没有听到佛法,人生就不能解脱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修行人都要牢牢的记住,你步入修行...

净土法门之超胜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敲碎坚硬的壳

厚朴,落叶乔木,因叶大而浓荫,因花大而美丽,因药用...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