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

梦参老和尚  2021/09/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界都是心变现的,无量地狱相是由心变化的。心变化的是没有的,但是一切众生受地狱苦,它又是实在的。那个实在是非有的,是心所变化的。谁心里又变化个地狱啊?那是你的心变化地狱,这种变化可多了。你造哪种业,就变化哪种地狱。所以在《地藏经》前,加上觉林菩萨这个偈颂。

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一位大德他堕地狱,到了地狱门前,忆念起“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这个偈颂。本来他念想完这个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没有念出来,地狱就空了。所以在《地藏经》前头,印上觉林菩萨偈,这是这段故事的原因。你要是怖畏地狱苦,念念觉林菩萨偈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觉林菩萨这个偈颂,我每天念一遍,大概有二十四年了。因为念《地藏经》,一开始就要念觉林菩萨偈颂。以前讲《华严经》没有怎么注意,现在念《地藏经》时就开始注意了。每天念一遍,经常观想你这个心,由这个心才造种种的业。每天你的思维、一切行动,离开心吗?也有离开的。精神错乱的人,精神错乱离开心了,那叫傻子。我们经常说傻子——傻子老实一点,疯子就不老实了,疯了嘛!他就作种种的业,要经常地这样思惟。

这是观心法。觉林菩萨教我们观心法,观什么心?因为它是空的,行菩提道,发菩提心,千万别产生障碍。一切法,先悟得它是空的。因为空,它没有障碍了,才能建立一切。你要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有障碍就不行了。你只能照葫芦画瓢,画不出别的来——画瓢可以,画山水、画人物就画不出来了。形容你这个心,主要是让你观心。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这个心妙到什么程度呢?色、受、想、行、识都是心所造的,从心所生的,何况世间呢?世间相,什么都能画得出来的,那是心造的,所以能造一切法。一部大藏经都是心画出来的,那是佛心画出来的,不是我们心画出来的。无量无边的地狱,那是我们心画出来的,心所画的。世间的山河大地一切事物,全是心画的。

“无法而不造”,这个山河大地,可不是一个众生心,无量众生心——在这个世界上住的,所有众生集体画出来的。有时候画风灾,这次大海啸是谁画出来的?自己画出来的,我们并没有画它。为什么?我们没有受难,只是知道而已。

这个心像工画师一样的,能够画世间。世间所有的形象,唯心识所变,都是你的心识变化出来的。天堂地狱、你的家庭,都是你的心变化出来的。在社会上,他的脑子在那里想——他有财富,想要开个公司,他变出公司,变出职员。这也开扩,那也开扩,发展了多少家就是他思想变的。

有时变好了,有时变坏了。变好了呢,公司成立了,赚钱了,越来越兴盛,挣多少个亿,全世界都有他的生意。变坏了倒霉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业,业是惑,惑是心。心里一迷惑,生出来这么多问题。家庭也如是,一切都如是。

总之,一切法都是你心所造的。就像画师画画一样,他能画出各种画来。但也有画得好的,也有画得不好的,画得好的就是名家了。像我刚才举了几个画好的,好的有什么现象呢?古来人所有画竹子的名画家,你坐在他那画跟前,你感觉着那个竹子清风吹动似的,有那么一种感觉。那就是他的心感染到你。郎世宁画的马,那马像活了一样的,越看越像。那就是他的心有神力,心力所加持的。

为什么一张画值几千万美金?这就说明心造化的不同。有的画不值钱。为什么?他画的心力不够,心力不够就不神。画画是画的神态。

这是什么?唯心所造的。没有一件真实的,真的就坏不了了,可坏性不是真实的。能造这个心是假的。所造的一切法呢?哪有真实的,都是假的。那画家拿着手去画,这个手就是代表心了。他的心不注意,心神不在,他的手画不出来。是手画吗?是心画吗?说手在画,心里在指挥,心里动念,手里在画,那就和合了。那手是有形的,心是无相的,无形无相的,怎么合到一块呢?合不在一块儿。分开了画不出来了,合也不是,分也不是。我们这种种五蕴,就是这么样形成的。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拿工画师形容这个心。我们前头讲,“惑”,因惑而起业。惑是把心迷了,起了惑了,那惑就造很多业了。拿手画画,就是指你造的业。这是迷惑所造的业,不是明明白白的,明白心了,明白心了不造这个业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

心灵蒙尘了该如何清扫

我们知道,衣物脏了,可以用水清洗。心灵蒙尘了该如何...

牢狱很大

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却只有一...

人生如梦了不可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

改变外在的环境,不如改造我们的心念

从离苦得乐的一种心愿,推动我们去修学佛法。离苦得乐...

大安法师2021新春开示:修心如牧牛

南无阿弥陀佛!在这里代表常住,向大家表达新年问候,...

心态着决定我们的生活

位老人坐在路边,走来一个年轻人,他问老人说:老头,...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地藏菩萨转你的业,那因果还要还吗

人的寿命是无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

地藏菩萨早就可以成佛,为什么永远示现菩萨相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

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犯困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

【佛教词典】持明仙

(术语)诵持陀罗尼,或以药力成就通力之仙人也。大日...

【佛教词典】教相判释

即判别解释佛陀一生所说教法之相状差别。略作教相、判...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灭之相

那么现在也有二宝,现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宝,不承认僧宝...

十种成就佛法,十种退失佛法

佛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 何等为十...

挂着花鬘的羊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布施、放生、施食后的感应

1 找工作 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们大学要求的比较严,...

弥勒菩萨思想和慈氏的由来

汉译大乘佛经,关于弥勒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现仅从他...

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火车就要启动的时候,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一只...

爬树之心

当一个年轻人要禅师说出如何做才能取得成功时,禅师指...

如何消除修行中的疑和悔

信佛的人在修行过程中会有种种障碍,心生忧虑、疑悔。...

呆若木鸡的精神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

不吃肉就很难应酬,该怎么做呢

问: 请问我从出生到现在已28岁,吃过不少肉,也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