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离欲解脱大丈夫

2016/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离欲解脱大丈夫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一位比丘来到佛陀的住止之处,恭敬地顶礼佛足后,退坐一旁,然后向佛请法:“世尊!常听闻佛说‘大丈夫’。请问世尊,什么样的修持足以称为大丈夫,又如何不能称做大丈夫呢?”

佛陀告诉比丘:“太好了!你能问如来‘大丈夫’的真义。请仔细听!并且用心思惟我所说的道理。”

“如果比丘集中心念专注修习身念处观——观身不净,当他修习身念处观后,内心仍然离不开种种欲望,不能从中得到解脱、尽除一切有漏烦恼,这种修行人就不能称其为大丈夫。为什么呢?因为心被欲念缠缚,不得解脱。再者,如果比丘修习受念处观——观受是苦、心念处观——观心无常、法念处观——观法无我,可是内心仍然离不开种种的欲求、想望,不能得解脱、尽除一切有漏烦恼,这种修行人也不能称其为大丈夫,为什么呢?因为心被种种欲念缠缚,不得解脱自在。”

“如果比丘专注一心修习身念处观,心因此能够远离种种欲望而得到解脱,并尽除一切有漏烦恼,我说这种修行人,足以称之为大丈夫。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已经得到解脱自在。相同的道理,如果修行人修习受念处观——观受是苦、心念处观——观心无常、法念处观——观法无我,当他依身、受、心、法四念处专注修持、落实观行,使心远离贪爱、欲染,并从中得到解脱、尽除一切有漏烦恼,这种修行人足以称之为大丈夫。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已经解脱烦恼缠缚,得到自在。所以,这就是大丈夫与非大丈夫的区别。”

佛陀开示后,在座的比丘们闻佛所说,皆法喜充满,顶礼佛足,退而离去。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一四)》

省思:

《大般涅槃经》中佛告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依何住者?……阿难!一切行者,应当依此四念处住。”行者对于外在境界及自身,当以“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在行住坐卧中精勤思惟,触物即照,以正智、正念调伏世间上的贪着、忧恼,进而从有念达到无念,心始终安住在觉性上,日久功深,定能漏尽无明烦恼,成为真正离欲解脱的大丈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问: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大安法师答: 要了脱分段...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

梦参老和尚《了生死》

祝各位道友吉祥!今天要跟大家讲讲什么呢?了生死。 我...

欲望的过患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

随顺世缘离纠缠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吃茶去》,讲了我们要安住当...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

一双筷子,断送了江山

话说商纣刚继王位的时候,并无荒淫之象,大家都认为他...

淫欲心的对治方法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与欲是学佛修行中两个很大的障...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懂得付出才能收获快乐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善生长者,一个偶然的机...

放下的感觉真好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

心灵的残缺

古时有一个裁缝,出门访友几天,归来后伙计呈上一份订...

一袋宝石

早上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夫到了河边,在岸...

【佛教词典】三界万灵

(术语)三界中一切之有情也。回向所修功德时之语。...

【佛教词典】无散乱心听闻正法

【无散乱心听闻正法】 p1091 瑜伽三十八卷十五页云:云...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

大迦叶-头陀第一

树下生伟人 假若有人从两千五百年前到现在肉体还活在...

自利利他是圆满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

常怀敬畏之心

有句老话说的是:举头三尺有青天。还有:头顶三尺有神...

知足常乐,忍耐则心安

人生来的是那么的偶然,父母没有与其商量就把人带到这...

圣严法师:不除妄想不求真

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心态不同,结果也不同

遇到不顺利时,你通常怎么想?或者说,你觉得哪一种思...

做父亲很难,做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相比于母亲节,父亲节好像冷淡了许多,子女也不太重视...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画传

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

让烦恼拐个弯

在崔永元所著的《不过如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吃葡萄的哲学

在一个果实飘香的秋季,一只老狐狸无意间经过一个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