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随顺世缘离纠缠

明一法师  2012/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吃茶去》,讲了我们要安住当下,如果你是学生,那就安住当下好好学习;如果你是老师,那就安住当下教书育人;如果你是工人,那就安住当下努力工作;如果……乃至如果你是家庭妇女,你就安住当下,做好家务。这样你就能做到随顺世缘无挂碍了。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缠,来自身体内的、身体外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生活中的、工作中的、学习中的、家庭中的、团体的、信仰的等等。就算是被人看成一帆风顺的人也会被很多的纠缠所包围,不得解脱。比如爱情、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等,岂不见闲来无事的人还“怨清风”!最没事,最没事的人也会有老、病、死的纠缠。所以我们就像是作茧自缚的蚕一样,被这些纠缠所困,不得解脱。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在十二岁的时候就感受到了人生的各种纠缠,从而向三祖僧璨求解脱。演出一段惊天动地的“谁缚汝”公案。四祖道信见到三祖僧璨时候说道:“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三祖僧璨说道:“什么人绑缚了你?”四祖道信回答:“没有人绑缚我。”三祖僧璨说道:“那么何必更求解脱呢?”四祖道信于是有省。

四祖道信得到解脱后一生不断努力,六十年肋不至席,不但自己演绎了解脱的榜样,还帮助我们后人找到解脱的方法。为禅宗这一脉的延续,也是佛教的延续解粘去缚,使我们今天得以闻佛法,并因此而得以解脱。没有人绑住我们,为什么我们还会感受这么多的纠缠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心充满了二元对立的原因。我们对事物产生了分别、执着的时候,我们就堕落到了纠缠的圈子里面去了。佛教里面讲的所谓冤亲债主就是这么形成,不管是冤家还是亲家都是我们的债主,我们只有无悔、无怨地承担这个责任,负担起这个义务,才能摆脱这些纠缠。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一切是我们的心在作怪,我们的心在作茧自缚。我们知道我们要陷入一场纠缠中,必然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他方。蚕就是自己,茧就是他方,那么这个他方的茧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自己从口里面一口一口吐出来的丝堆积起来的。所谓的身、口、意三业,因为我们的身总在胡作非为;口总在胡说八道;思想总在胡思乱想。

如果我们放弃这三胡,不再从口里面吐蚕丝作茧会怎么样呢?一定会死,但是作了茧后也是会死的啊!有生必然会有死,这是因果规律,不管如来出不出世,法尔如是的。那么我们何必要多此一举作完茧再死呢?不如随顺自然规律,不与生死对抗,不参与作茧的纠缠,也就是不与纠缠相应,那么我们就不会被茧所缚,生活一定会是另一个样子。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掌握了纠缠的主动权,我们不与一切纠缠的对象相应,一切随顺因果的规律发展。那么我们就不会陷入纠缠,就会得到解脱。这就是善护念,善护自心,使自己不要陷入纠缠。即使是因为以前的事情,现在纠缠到头上了,也可以用善法去解决,用自己的定力不与纠缠相应。

其他的爱情纠缠,法律纠缠等等也是一样。我们要用善法去面对现实的纠缠问题,然后再不与这个纠缠去相应。这样就能很快地脱去以前的纠缠,而且不再陷入新的纠缠。很多人会说这样说说容易,做起来可是难于上青天。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有一定的修为,要有一定的定力,至少要有临事不乱的心态。

这是眼前就能看到的好处,还有,比如我们的心不外泻(保持了心力)等好处,就能帮助自己度过无聊、孤独、紧张以及不愿意运动、做事等等困境。这样无形中你就跳出了这个纠缠的圈子。更何况佛的其它功德,从这也能知道佛的功德之高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感觉爱情痛苦但又舍不得,该怎么面对

问: 感觉爱情的痛苦,但又舍不得,该怎么面对? 大安...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

造了很多的罪,临终闻到佛的名号能解脱吗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

医院是个好地方

最近因为有亲属做手术,我便频繁地进出医院。看到的听...

宁可活得很快乐,不要赢得很痛苦

阿赖耶识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统统去过,哪一个人都...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扫除尘垢得解脱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槃特尊者告...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

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

肉体不过是幻化的因缘,为什么要贪著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学习过龙舒居士的净土文。再读一遍,...

药师佛健康长寿七法

吃好;睡好;心情好;多放生;敲打胆经;按摩心包经;...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佛教词典】因果皆空宗

又作空见论、空见外道。为外道十六宗之一。即妄执无因...

【佛教词典】不取随好

【不取随好】 p0329 瑜伽二十三卷三页云:云何于眼所识...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走出宿命的阴影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

【佛学漫画】大悲心陀罗尼

大悲心陀罗尼的故事...

念完《地藏经》,要给一切众生回向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

「孝子」是「孝顺孩子」

前一阵子,慈济医院的志工说了一个让人非常感慨的个案...

战象自拔淤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当时的国王波...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当好一个居士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以...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