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净慧法师  2018/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这种聪明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世智辩聪——总想抄一点近路,总想舒舒服服就能够成功。哪有不经过辛苦,就能够到达光明的境界呢?

信仰不退休,修行不放假。

此岸是在当下一念,彼岸还是在当下一念;一念迷就是此岸,一念悟就是彼岸。修行就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空”是突破、超越、发展、转变的意思,而不是空无的空;不是消灭一个东西,而是不断地超越。

悟,是一种生命的大突破、大飞跃。这种境界,只有通过生命的大搏斗才能够拥有。

禅就是生活,以禅来净化生活,溶实“觉悟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禅,以生活来体现禅的功能,落实“奉献人生”的理念。

空灵是禅,含蓄是禅,淡雅是禅,向上是禅,向善是禅。

佛是没有烦恼的人,佛是欢喜的人,佛是慈悲的人,佛是无私奉献的人,佛是把一切美德、一切智慧都集中体现出来了的人。

我们要想改变外在的事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心念。

真理是洞彻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度化众生,是不分冤亲、不分种族、不分国界,落实“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知恩、报恩是我们学佛、成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客观世界本来是平等的,但由于我们每一个众生主观上的见解、心量、智慧不同,所以客观世界反映到我们的主观世界就千差万别。

世界上的事情本来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别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们要离相而证性,这样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佛法、禅以直面人生的态度,要求我们在生存中安身立命,在生活中明心见性,在生死的流浪中了生脱死。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就在日常的做人做事当中。学佛首先就是努力做一个好人,希望人生过得更圆满、更有意义。

着眼当下、着眼现在,这是我们人生命运转变的关键所在。

我们不要时常板起面孔想教育别人,而要有一种关爱的心、慈悲的心,感恩每一个人,帮助每一个人。

智慧的力量在当下一念,烦恼的力量也是在当下一念。当下一念能够转变,并且从烦恼方面断相续心,从智慧方面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扩展开来,那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就能做到内心世界的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经常以一种谅解他人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减少很多烦恼。

一切按照因缘果报的规律,这样才能够自由,也才能自在。

不管是解决个人的生死问题,还是解决社会问题和全人类的问题,都离不开我们当下这一念心。

经常有大愿力,我们就不会懈怠;有大慈悲,我们就不会烦恼。

生活禅应该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用禅的智慧、禅的觉悟来净化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生活,超越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不会庸俗化,使我们的生活不会违背真、善、美的原则,不会违背清净法、善法的原则。

生命需要平衡,需要和谐。对于所有的生命,我们都应该承认其存在的价值,承认其对我们个人乃至人类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要有一种主动的承担精神、奉献精神、感恩精神、包容精神、分享精神。有了这种主动,就能够在家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清净的生活氛围、禅修氛围。

能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不在法上,而在听法人的心上。

在修行的过程中,翻来覆去的拉锯战就是精进与懈怠在战斗,就是道心与偷心在战斗。什么叫偷心呢?苟懒偷安之心就是偷心,一切贪图便宜之心就是偷心。

辛勤劳作才是真正在培植福报。

因缘果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都不是静止的,都不是注定的。因缘果报都是随生命主体的作用而变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做人做事,败于10忌,成于10悟

做人做事,败于10忌: 1、自私、自负、自满是故步自封...

寻找禅心

南天寺无德禅师举行小参时(禅师依学僧的需要,而不定时...

「胆识」是人生必备的重要条件

人在世间应世,需要有很多的本领,「胆识」就是必备的...

职场的特效药

有钱当念无钱日,得意休轻失意人。为道了无寒暑变,利...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

星云大师: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

修行法语

1、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所以你的目的就是...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

五个禅七马上就要结束了,就在禅七结束之际,老天爷连...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

生死的难关才是真正的难关

把这座寺院修好了,本人刚好八十岁。在修复这座寺院的...

哪些钱财是不可以赚的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哪些行为又属于取财的非道呢...

【佛教词典】时药别简鱼肉

子题:鱼肉时食为废教、涅槃制断不听弟子食肉、食肉断...

【佛教词典】业风

梵语 karma-vāyu。以风比喻业力,谓众生因善恶业力而...

大安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记

前 言 诸位大德同修: 在结夏安居精进佛七期间,与大家...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

慧静老和尚昼夜如一的参禅功夫

坐一支香,行一支香。行啊,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把住...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六波罗密,即是六度。一、布施...

在家居士如何充实精神生活

居家,主要是针对在家居士,怎样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

咸淡有味

由艺术家入佛的弘一大师,把佛道修行和艺术生活集合起...

修道的第五难

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

紫金钵

从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禅定功夫。...

如何用佛法来治病

问: 凡事皆有因果,那么佛教徒生病后看医用药是否徒...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问: 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