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济群法师:什么是幸福,如何把握幸福

济群法师  2011/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记者: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关于“幸福感”调查,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有一半以上的人,接近60%的人感到他们不幸福,想请您跟我们讲讲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把握幸福?

济群法师: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是从外在条件来考量,如家庭、地位、金钱等。事实上,幸福只是一种内在的、不稳定的感觉。当然,外在条件也是激发幸福感的助缘,但关键是在心灵而非物质。若一味外在条件,以为得到某些东西就能幸福,无疑是本末倒置。

我们不仅要对幸福的内涵有正确认识,还应以正当手段追求幸福。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却在不断长养心灵的负面力量,以至把心都做坏了。须知,“心”才是幸福的根源所在。若是这一基础被破坏,即使拥有再多,也很难感到幸福了。

记者:我常常有一种感觉,当我感到幸福时,心里往往患得患失,怕这种幸福的感觉会很快过去,那么我们其实不应该追求幸福的感觉是吗?

济群法师:也不是说不追求幸福。刚才讲到,幸福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感觉,若是我们既在乎它,又觉得抓不住它,自然会患得患失。如果我们非常清楚幸福是什么,又有信心获得它,就不会感到害怕了。所以,我们要培养把握幸福的能力。

记者:我觉得幸福的感觉和层次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喝到一泡茶也会感觉到幸福,但这种幸福比较短暂,也比较表层。再比如说今年春节我在一个寺庙里过春节,三十晚上跟大家一起包饺子,但是我们一同包饺子的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第二天吃过饺子,大家又都走散了,这种幸福就不可能重现了,这些人不可能再一次在这里,再同样的包饺子了。所以我觉得这种幸福是不可重复的,很短暂,也很遗憾。

济群法师:那你觉得这帮人不要散掉,天天都在那里一直包饺子,你会觉得幸福吗?

记者(笑):也不幸福。

济群法师:这就对了。所以说,幸福是由一定的心理期待为前提,当这种期待获得满足和平衡时,会产生一种幸福感。但幸福也要“中道”,就像吃饭,饿的时候,吃的恰到好处也会觉得幸福。但一过量,马上又会不舒服。朋友团聚也是一样,许久不见,在一起不亦乐乎。但三天一过,可能就厌倦了,甚至想躲开图个清静。

任何感觉都是不稳定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心念无常”,所以我们不应执著,否则就会感到挫折。当然,幸福是缘起法,虽然无常,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我们不断创造幸福的因缘,培养善的、和谐的心理力量,同时,消除障碍幸福的各种因素,便能保有相对稳定的幸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女人获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有些人说:佛陀两千五百多年以前说的这个经,现在是不...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

不要忽略身边的幸福

每天急匆匆地行走在来来往往地人群中,为了生计、为了...

了幻法师:婚姻不幸福,有办法改变吗

问: 婚姻不幸福,有办法改变吗? 了幻法师答: 有 ,...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

点亮心灵之光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

世间五德,难能可贵

具足万德,不可思议。世间五德,以是难能可贵,何况万...

人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生命的美容

当今社会面临着信仰危机,更面临着道德危机。受金钱至...

济群法师:如何避免企业经营时不造恶业

问: 我发现,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

该如何用功

问: 请法师开示修习《道次第》需要注意的关键。对于...

济群法师:为何有些富二代的福报能延续,有些却没落

问: 社会对富二代的看法始终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

【佛教词典】末上

(杂语)末者,最后之一次。末上,犹云在最后也。传灯...

【佛教词典】一乘究竟教

(术语)一乘之法,为一代教中究意至极之教。即法华经...

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

憍梵钵提得牛呞病的缘由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

弥勒菩萨应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齐明帝时东阳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业为...

集体创作

在过去,有一群画家,每个人在绘画创作方面各有所长,...

夫妻感情和美是怎么修来的

言色相和,无相违戾。这是佛教导我们,夫妇之间精神生...

心中无「诚」,损失的是自己

侨萨罗国的国王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喜欢玩剑。 因为...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这些事都会怕

前两天,中国佛学院有人来接法,我就和他们讲:你们接...

心的容量

古时候,一位老和尚有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老和尚决定...

将挑剔转为善用

在一个小小的同学聚会上,有个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诉...

蝇头蜗角,迷人心志,世出世法,两皆亏负

【原文】 余母舅金赤城守赣州,因入觐归家,夏感疟证,...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

比佛更大无上福田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