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习也得有个方法

梦参老和尚  2013/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习也得有个方法

现在和大家讲讲学习的方法,不然以后的经文,特别是《华严经·人法界品》,你没办法进入。不但学得不欢喜,反而会生烦恼,学习也得有个方法。有的老师包办代替。包办代替好像这个老师很好,讲得很详细,其实这种办法不好。应该给学生一种启发他自己的思想。让他多动动脑筋的机会,而这种带有启发性的教授。并不是给学生讲得非常详细。

没住监狱之前我也不懂得学习方法。我是接着文字、教义、书本上来说的。但住监狱之后。常参加各种劳动。十五年之后的十八年劳动,我在那里体会到了。体会到什么呢?就是学习得有方法啊!我在监狱里当过泥水匠,也和过水泥,也烧砖、烧瓦、又学过木工怎么搭架。怎么扎好东西,做过很多的工作。之前,人家跟我说:一丈,一尺土。要弄多少块砖,用三四七的。二五八的,什么什么砖,我听着听着脑壳都大了,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呢?

没有用心。还有挖土是按方算钱。人家一天挖十方土。十方土有好多钱,你一天一方土都挖不到。连吃饭钱都挣不到。什么原因呢?每一件事都得动脑子。看是体力活,也是用心计啊。如果你不用脑子,光拿那个镐头,一方土一方土去挖,你挖去吧,一天你顶多挖一方土。如果拿钢钎挖土,用钢钎打洞,并拿水浇,这样,这一挖就十几方了。这就是方法。

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方法不对,你怎么能进人呢?所以得动脑筋。比如说这间房子,盖这层楼,要多少砖,要如何算?人家算的是二五八,什么叫二五八呀?这一块砖,它是二寸厚。五寸宽。八寸长。用四两土。或者用八两土,用多少水分,多少土。如我打一万块砖。我用十方土。用多少水呢?用一吨水,这都是用脑不光是用手。再如学那个刨子推,初时怎么推也推不平,一会手重了,一会手轻了,这都是不用心在操作啊。你用惯了,用心一推,噔!噔!成品就出来了。所以文殊师利菩萨教授众生说:“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善用其心,我只是举以上的例子来说明而已。

很多同学在听课时听不进去。“究竟这个老和尚在讲什么呢?”听着听着就生烦恼。就不听了,不听了干什么呢?就坐在那打瞌睡。因为思想进不去。不就是睡大觉了嘛。要想思想进得去,就得把这个学习的思路打开。懂得这些,你干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若心不在焉,那是进不去的。咱们现在学的是心法,你怎么能人到三昧?我刚才说的那些事情都是三昧。学佛法的人,要专门用你这个脑子。我们说开智慧,你不用它,怎么开智慧啊!

那怎么用呢?善用其心,文殊菩萨教我们善用其心,多思考,常分析。分析就是思惟,思惟就观察、观照。心用熟了,熟能生巧。你天天打坐的时候干什么?思惟嘛。参禅打坐是思惟修,思惟修是把脑子,精神至心一处,把心达到一定高度的集中,就能开智慧。古来的大德用功的时候。都不知道吃饭睡觉了,那时心达到最高的集中点,才开悟呢。你不用心,一天定不下来。那你办什么事情都没得智慧,做什么事也做不好。

学习的时候,也要善用其心。用心思惟,才能够进人,这样你越学越快乐,越快乐越想学。把经上佛教授的话,去实行变成你自己的。变成你自己的,有什么好处呢?到你有困难的时候,能够把佛所教授的方法用得上。不然经是经,你是你,到你八苦交煎来的时候,一点办法都没有,所学的一点也用不上,对治不了那些痛苦。

佛所教导我们的是约心来说,而不是身,你做任何事情全是用心。所以,学佛法就是学的心法。你要想变化你的心,这个心是没有相的,认得一切法都是假的,空的。遇到任何事物的发生,你都要想到它是空的,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断灭空,是般若性空。用种种方法,让自心不起烦恼,这样慢慢地就会开智慧。开了智慧,你才能深入认识,认识了之后照你认识的,去支配你的思想,用你的思想支配你所做的一切,所说的一切,忆念所想的一切,这样你才能够转变你的三业。

放不下,看不破。那你学的《华严经》,一点用处都没有。它不能够转变你的烦恼,有什么用啊?学一年,学十年,你再出家一百年,也只能是变个老糊涂,什么都不知道了。这样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被你的妄想,被你的意识所支配着。

因此大家要好好学。社会上讲,带着问题学。咱们是凡夫,每天都在烦恼当中,带着烦恼学习断烦恼方法,断了烦恼,智慧自然就开了,能断烦恼的那个就是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佛教中的美容和去体味的方法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象财...

八种开发智慧的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

如何在一呼一吸间念佛号

问: 请问法师:如何在一呼一吸间来念佛号呢?是一吸诵...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

你所听闻的佛法没有一句是白费的

《贤愚经》中讲到佛在世之时,有一个大富长者,叫须达...

婚外情最好的解决办法

现代社会开放,男女平时有很多交往、接触的机会,因此...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精进破懈怠

懈怠一定堕落。懈怠就是人没有自信,身体很懒,懒得不...

梦参老和尚:向佛陀学习

诸位善友,我们分别大概有三年了吧!还记得从上回讲,...

梦参老和尚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月前来港弘法,先后应邀到几个道场作精彩的...

其实,你谤法的次数不少

凡是不怕后世苦的人,他就去乘那个恶趣车,就落到恶趣...

【佛教词典】火里莲

火中生莲华,比喻希有之事。表示菩萨之妙用,虽受五欲...

【佛教词典】摩罗

(动物)Māra,译曰鳄鱼。名义集二曰:摩罗,善见云鳄...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

星云大师《发心的礼赞》

人有道德,我们要礼赞他;人有学问,我们要礼赞他;人...

【推荐】在不坚牢中,求得牢靠的功德利益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世尊教诫比丘:在...

六大进补的误区

误区一:用进补代替锻炼 医学家对人们提出忠告:生命...

星云大师《忏悔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至诚恳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

善男子的三种具足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当时...

怎样持名念佛

方便门中,凡是佛所说的法门,统统是方便法门,而最容...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

水牛王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佛...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1.生平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

有这样一个女人

不管是上班,是打工,还是在外奔波,或者只是出去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