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华严的大悲心

梦参老和尚  2018/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华严的大悲心

我们这个发心的,学华严的每一位道友,如果没有利益众生的大悲心,在华严教义讲,你不是佛教徒。凡是佛教徒,佛的弟子,都应该发利益众生的心。在你行的时候,或许你没做,但是都要发利益众生的心。

但是众生包括很多了,不是光只人类了,像蚂蚁啦、飞禽啦、走兽啊,统统包括在内了。不论它的感报的体积的大,或感报体积的小,寿命的长,寿命的短,统统一样的。只要是有情的众生,你都应当以大悲心普度它。体积最小的,寿命最短的,是什么呢?那种极小的小虫,水面上的,叫蜉蝣。蜉蝣是早晨生了,晚上死了,只是一天。也包括这众生在内。

那我们怎么样利益它,怎么样度它呢?例如说吧,你在那水上,或者水池里头,或者外头那个种莲花的盆里头,你看见那个水上那个小虫子,你给它说个三皈,你不要认为它不懂,你见到一切的众生,都给它说个三皈。你走到公园,走到那儿,看见那个公园、动物园里全是众生了,你在那给说三皈,那别人看见你说你,把你当成怪物,你不要出声,你心里默念,加持它,给它说个三皈,度它了,你别认为它听不懂,这叫种善根。

你在一切时,一切处,碰见这种了,你都可以给它们说个三皈,这就无意当中就把它度了,度了时候但是你还不知道。这含义就说是你啊,见了一切众生,没有大悲心,没有智慧没有大悲心,你不会做这个事的。今天你听到了,没听到以前,你见到到那去看到众生,给它说过三皈没有?我想大多数没有说过三皈吧。见着一切众生,随时随地,空中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在有众生处,你要给它说个三皈。这就叫大悲智慧。

你心里想,它不懂,那我们学《华严》的我们懂吗?如果文殊师利、普贤菩萨,或者这些大菩萨,“哎呀,这些众生,他懂什么《华严》哪,算了吧!”那你永远也学不成《华严经》了,含义是一样的,我举这个例子说了。

例如说我们这几个穷和尚、穷比丘、穷比丘尼,我们说利益人,利益人不是一定拿钱来,利益众生不是说非拿钱,给他点东西叫利益,那个利益不到他的,增长他的贪心的还。

我刚才跟大家说的,看见一切众生给他说三皈。能有力量所及,能救度他就救度他;力所不能及,那就给他说三皈吧。这是法供养,供养他,救度他。一天到晚,你遇到什么,一切众生,不论是体积大小,给他说个三皈、回向,这也是费不到你什么东西的,对你毫没损失,对它得的利益啊,种的善根可大了。但是你也得有大悲心,你才能随时做如是供养啊,才能做如是想法啊;如果你没大悲心,做不到的了,你看见都忘了;在你屋子里头,你发心:见着众生给它说三皈,到外头看见众生你忘了。

那我们诸位回想回想,你们是不是见着一切众生,都给它说个三皈,你们说过几次?你有没有?没有的吗,从今以后你要多做一些个。所以有智慧、有大悲心,不要一天的到晚上光想自己:我怎么修道?我怎么成佛?成了佛还是利益众生。

我们的生存,我们佛弟子生存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己修,也是为了众生。成佛度众生,度得更广一点,智慧更大一点。说你那个悲心哪,跟大悲心哪,智慧心哪,那更增胜多少倍,度起众生才没障碍。而我们现在没做,过去没这样做,没有智慧,没有大悲。那听到这段经文,这段解释,那我们就做做吧,你做做就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先理解华严义,华严义最主要的是 ——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看是利益众生,实际上这启发我们的大悲心、智慧心,就是自己很快成佛。成了佛了度众生,成了佛了,大悲心更大,智慧更大,度众生更广,能够究竟度众生。

那么这个是在回向,十回向。回呢,就是回自向他,包括自己所有的功德,所有的修行,所有的一切一切吧,都给众生,这是下回向;还有上回向呢,回向给诸佛;完了又回向诸佛的功德,像我们礼佛、拜佛、听经闻法这个功德,又回向给众生。光佛的心,回向给众生,那我们现前的心,能把佛的心的意,回向给众生,这就是——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因为一体故。诸佛的心,给一切众生心,跟我现前一念心平等平等的,三心就是一心,这样的观照,就叫圆满了。

同时呢,这叫同体大悲,没有智慧认不得同体大悲,因为我跟众生同一体故。但是我跟众生现在一切的生活,一切的事物,都属于事法界了。但是众生跟我是一体的,这是理法界了。理能成就事,事能显理,理事圆融,这样的大悲就叫智慧大悲,这真正有智慧了。这样讲大悲,是《华严经》讲的,这就是华严的大悲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站着被烧焦的鸟

1996年3月,一则极为感人的有关动物的新闻在全美播放:...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大家观自在,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间也称这天...

海獭强忍剥皮之痛 临死为孩子喂奶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

具大慈心布施,如是福利最不思议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

善待每一位众生,不论贫富与贵贱

从前有一家专卖高级点心的铺子。有一天,铺子里来了一...

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

我从小生长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亲都笃信佛教,诚心地...

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慈悲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当中不能相互沟通?实际每件事情的发...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梦参老和尚:当你在怒气上就想一想佛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用三宝对治烦恼,或者人家...

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

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样的...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

【佛教词典】净土往生论注解

(书名)二卷,元魏昙鸾撰。注释天亲之净土论。学徒称...

【佛教词典】鹿戒

指学鹿之行动,吃鹿所食之物,以为生天之因、解脱之道...

佛力是被动的,你心灵的力量才是主动的

佛的力量是很大,但是他永远是被动的,你心灵的力量是...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问: 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

杂乱垢心念地藏圣号,有功德吗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

家庭为何不和睦

平时,不少在家学佛的居士向师父诉说烦恼:自己很想精...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动物们为何流泪(图)

动物有与人类一样对爱、快乐和悲伤的感受吗?动物是否...

职务伦理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自古以来,即使十岁小...

七次往返诸天,最后一生觉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护法,叫作须达长者,他...

成功的两步

有一位禅师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愿。 寺庙,距离...

如何用《地藏经》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地藏经》提出了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具体修法。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