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智圆法师  2017/1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务而已。这种状况一方面源于对因果律的愚昧,另一方面也跟懈怠的习气有关。

由于并未希求果德,所以根本不会珍惜当下,也就任由放逸、熟溜的毛病不断地滋生蔓延。我们当然不必要在耕耘之外去非份地妄求,但此耕耘的本身必须是认认真真地实做实修才行。只要当下认真做了,自然就能得果。否则,指望不上将来会有什么收获。

另外,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份诚心,对于善法功德还有欢喜、希求心。但时间长久,就懒得让心缘着经文作意、希求,或调动起善心等等。譬如有些世间人,做小学生的时候还会依老师的教导去认真做题、办事;到了四十多岁,似乎成了谁也使唤不动的老油条,都是随着自己的习气在做事。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修行的年头多,应该进步很大。其实,如果一直不肯用心,即使口头上念了很多,也未必有什么进步。甚至学佛几十年,后来变成了只是混日子而已。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应当反省内心的真实状况是不是越来越糟糕了?

单单从口头上念过去,当然很轻松。然而修行人正是要克服惰性,所以每次都应当竭尽诚心、专心致志地随文入观,这就非常不容易了。毕竟我们不习惯如是用心,这需要起初就用善法控制住自己的心,强制性地把自心引入到如理发愿的正道当中。可惜很多人都不肯踏踏实实地如是实行。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内在的我执习气很重,而且无始以来串习成的恶劣根性太强。如果一旦需要克制恶劣习性,改造自心,如理如法地调整心态,就感到很受约束。现代大多数人都崇尚“自由主义”,所谓“自由”,无非是随自己的劣根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任由懈怠、散乱等烦恼增长而不加对治。于是,轻松地随便念念,不去费力地在心中作意、运转,而且面子上也说得过去——我今天念了多少多少,在自己和别人面前表现出一副精进修行的样子。

相比之下,真正肯用心的人为数不多。每一次念诵都能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运心作观,万一心不够专注,或者作意未到位,就重念一遍,这种老实修行的人似乎越来越少。

事实上,如果真想修行,就必须有这种诚心。也就是说,其实,做钝功夫便是捷径。我们可以观察到,凡是没有在自心上认真做基本功的人,一般都不会有什么成就。不必说佛法上的事,即使世间俗语也有“练武不练功,老来一场空”的说法。意为:不肯苦练基本功,尽是炫弄一些花拳绣腿,看上去有模有样,其实一点用场也派不上。相反,肯练基本功、老老实实在心上用功的人,只要坚持下去就必定熟能生巧,自然会获得成就。

例如《影尘回忆录》里那位“晒蜡”的法师,虽然天生愚笨,但由于肯下苦功,把《楞严经》和《法华经》以及两本注疏背得滚瓜烂熟。通过多年专精深入,终于大开智慧,学教与修行都获得了成功。

如今大多数人不肯如法如理地用功,不愿在当下一念上练心,结果全都落空了。想来很是可怕,长期的发展竟得到如此结局。即使像唱歌一样,念诵的声音极其好听,但内心根本没有缘法义作观,没有真诚地从自己心里祈愿,又能有多大效果呢?

直到如今,很多人还未认识到这一病相,他自认为每天都念得很好,哪里有什么毛病?岂不知三年五载过去了,结果只落得每次翻开书,都是有口无心地溜下去。看上去好像每个字都念了,但实际上,心里没留下任何法的内涵。每次都以一种敷衍了事、完成任务的心态,做做表面文章,散散乱乱地念过去,或者一直处在盲目的状态,必定难以发生念诵的实效以及日新月异的进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陀谈对待色欲的态度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一天,有一位年轻的...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

问: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第...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

历境验心,二六时中都要检验

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用功有...

修行是细水长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觐见一位老和尚。到那里的时候,恰好...

【推荐】《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阿含经》是佛灭度后首次结集的教法,属于佛教的根本...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除夕撞钟为何要敲108响

辞旧迎新,年年岁岁的新年及除夕之夜,京城内外都会听...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

业能缚住心,心也能转变业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

得到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我们都知道,「母亲节」是用来纪念天下母亲的日子。我...

【佛教词典】成佛得脱

(术语)脱者涅槃三德之一,解脱之德也。得解脱之德,...

【佛教词典】真容

原指本来之姿容,于禅林中,指开山历代祖师之尊像。 p...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

圣严法师:自认愚痴也是智慧

有智慧的人是没有烦恼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调伏自...

世界众多,分四大种类

土,即世界,为众生所依居处。众生为正报,世界(土)...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养此十二天

在不空大师译《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中有这样一段...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

佛视病人如亲子

佛住在舍卫国时,有一位长者,请佛及众僧去受供养。那...

色法的由来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

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

【原文】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

牛腹蓄乳

从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开一个宴会请客。邀请许...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1、依止佛陀经典参考相应祖师论著。 2、不宣扬神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