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圣严法师  2010/10/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蠢的愿、不切实际的愿,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应该要发愿以佛法来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以我个人来说,我十五、六岁时,就知道佛法相当好,可惜知道的人很少,误解的人太多。其实佛法是非常有用的,可是因为很多人都将它解释一种玄理或者迷信,反而失去了佛法原有的价值。如果将佛教误解为迷信,沦为一般的民间信仰,这抹灭了佛法与世法不共的智慧;若成为玄理,沦为高谈阔论,那又完全脱离实际生活,对我们的心理、生理健康毫无帮助。

因此,我发了一个愿:我能够懂多少佛法,就告诉他人多少;用我的口、用我的笔,用一般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将佛法的好告诉大家。我并不奢望我说出来或写出来以后,所有人都觉得很有道理、都能认同,因为愿意接受我的人有多少,是我没有办法控制的事。

我不会想,要把全中国的人都变成佛教徒,把全世界几分之几都变成佛教徒;或是几年以后,我要完成多少大愿、收多少高徒。如果那样想,是狂想、是做梦,因为这些因缘都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

所以,一个人愿意听也好,两、三个人,五、六个人愿意听,我也欢喜;人多也好,人少也好;一切看因缘,也就是随缘。但随缘不是被动地等待因缘,反而是主动地促成因缘,只是不去担心和烦恼因缘可以促成多少。

对在家居士来说,每一个人都有家庭、有父母、有亲戚朋友,还有一起工作的同伴,其实我们不需要影响大多人,从身边的人影响起即可。我们可以发愿;我愿所有和我一起生活的人 ,都可以过的很幸福愉快;我愿用尽一切方式让他们身心健康、没有烦恼;我愿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为他们奉献。我想这些愿,每个人应该都可以做得到。

不要以为这个愿好像只在自己的周围绕圈圈,就觉得这些愿不大。这个愿虽然小,却是大愿的基础。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是菩萨行的基础;如果能再扩大一些,以一切众生烦恼为家,担负起‘如来家业’,那就是更深广的菩萨行愿了。

所以,我们不能以实质的东西或数量来衡量愿的大小,例如别人布施一百万,那我就要发愿布施一千万。同样的,在发愿时,也不要陷入数字、数量的框框中,否则框框过大,那会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流于狂想、空想;框框过小,则又局限了各种可能性,又流于个人的小愿。

人不要被框框局限,但要有大方向,从人道、天道,解脱道,菩萨道到佛道,层层超越。从近而远、从小而大、从微而着,有次第、有弹性地不断进步,这才是佛教徒标准的发愿方法和心愿。

做为一个佛教徒,狂想不能有,但宏愿不能没有。或许自己微言轻,没办法登高一呼使得万山相应,但还是要有为社会奉献、希望影响整体社会的大愿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日发一愿,日行一善,日忏一悔

古人教导我们:每天都要三省我身。 为什么要三省,就是...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

省庵大师论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问: 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

【推荐】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

圣严法师《大愿心》

大愿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标以及矢志实现这些目标...

《悲华经》中记载的观音菩萨本愿

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

到底要不要受戒

一个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说:诶,我不受戒,我也可以...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

圣严法师:如何说服另一半分摊家务

问: 大部分的妇女都是家庭与事业两头烧,一样是上班...

圣严法师:多情须讲理

「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在...

如何花钱花的有意义

在现今社会上,有一些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奢华,出入坐的...

【佛教词典】玄应

唐代僧。籍贯、年寿不详。博闻强记,深谙音韵文字训诂...

【佛教词典】大天五事

又作五事非法、五事妄语。印度部派佛教大众部之祖大天...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

为何居士互称师兄,而不称师姐

男女平等,意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均有佛性。然而,我...

不吃鸡肉的7个理由

1、鸡比狗和猫更聪明 最近已有几份研究显示鸡其实是十...

一切皆舍,了脱生死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传,虽然很普遍,...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最后的生还者——地震废墟下念佛得救

2016年2月6号半夜凌晨三点,正当大家欢欣期待即将来临...

做到了这三点,我们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我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讲一下往生的保证。我们希...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记得数年前,到马来西亚某地弘法,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先把六根收起来,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

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这个净土法门的特色,印光大师说是「他力门、果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