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宽见法师  2013/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

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

一、别不平:

“别不平”,指于内,心中不平。当我们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不必心中不平和委屈,不平且拒绝面对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坦然接受则使一切皆有可能,甚至坏事也可能变好。要知道十指尚有不齐,一碗水哪能端平?孟子曰:“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看来,老天是要降大任于我们身上,我们注定要不平凡啦!

二、莫抱怨:

“莫抱怨”,指向外,抱怨他人。当您遇到逆境、被他人伤害,或看到社会的黑暗面时,不必抱怨他人,也不必抱怨社会。因为抱怨无有丝毫利益,只会损自损他而已。与其抱怨他人,不如感谢他人消我业障;与其抱怨社会,不如引以为鉴,检束自身,当下从我做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三、会欣赏:

“会欣赏”,不论何时何地,总能发现人的优点和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积极乐观,而不沮丧沉沦。君不见:即使遭遇同样的境况,不同人的感受也是天壤之别,有人郁闷发愁,有人雀跃开怀。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摆正位置,换一个角度来欣赏,我们就会发现:人人皆是菩萨,处处不异净土,时时都是好时,事事化为神奇。

四、勿强求:

“勿强求”,勿简单粗暴地单方面把自己意愿强加于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一厢情愿,只考虑自己的诉求。若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即使是好心,也必遭人反感;哪怕是自己的儿女,也必逆反难以接受。你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你讨厌的别人也未必讨厌。若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你就会发现一个广阔的崭新世界。只要不违背天地良心,何不人欲施予人,人厌勿施人?

五、要感恩:

“要感恩”,指常怀念恩感恩、知恩报恩之心。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应思:父母养育我,国家保护我、众生成就我,三宝觉悟我,如是等一切,皆有如海恩,佛典曾明示,亿劫难酬恩。顺逆增上缘,处处要感恩,知恩而报恩,瞬间福慧增,欲离苦得乐,当念众生恩,欲消业增福,劝您常感恩。

六、习莫牵:

“习莫牵”,勿总是被自己的坏习气毛病牵着鼻子走。唯识宗以习气为种子之异名。习气又分名言习气、我执习气、有支习气三种。此处所言习气主要指有支习气中的恶习气,即我们自身所作恶业熏于阿赖耶识而成之种子,此类种子即是后世遭受恶报之原因。

我等从无始以来,以执我故,由贪嗔痴为因,形成无量烦恼恶习毛病。因恶习烦恼惯性之力,驱使我们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过失,不能自拔。众生好比笨牛,习气好比牛鼻上的绳索,若无空慧觉照定力,懈怠昏昧,习气现前时,无法辨别,不由自主,一牵就跑,遂致轮回无休。若真修行人,欲脱三界火宅,必修三学戒定慧,一旦习气来牵,则用慧眼明察秋毫,手疾眼快,即挥智剑,运大禅定力斩而断之,遂脱束缚。

七、为意主:

“为意主”,指不为外物所动,做自己意志的主人。比较而言,“习莫牵”所说习气发乎自身,主要指向内的对治力;此处“为意主”主要指向外的对治力。即:不仅平时我们能从容不迫,一旦当突发的外境现前时,我们也保持正念,作自己意念的主人,不为外物所役。外境无非顺逆二境,“为意主”,则处顺不喜,处逆不惊,成不骄败不馁,并能控制自己的意念,去作正确的事,不去做错误的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苏洵也在《心术》中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即便泰山在眼前崩塌,也面不改色;即使麋鹿(四不像)在身边起舞,也不看它一眼。。这里所谓的“泰山崩”,指的是意外发生的危难;所谓的“麋鹿兴”,指的是美好事物的诱惑。苏轼又评价张良,“猝而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都是指的面对外境,不为所动。

《孟子·公孙丑上》:“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孔子说过最大的勇气是这样的:自我反省之后,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正时,即使对方是一个身分低下的人我也会畏惧;但反省之后确知自己的行为正确时,即使对方有千军万马阻拦我也能勇往直前。这就是修行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八、普贤行

最后“普贤行”,以普贤菩萨十大愿行统摄一切:“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以三殊胜(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结行回向殊胜)摄持一切法,效仿菩萨大愿大行,发菩提心勇猛精进,四摄六度无有穷尽,种下殊胜解脱正因,直至最终成就无上佛陀果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福报的水养智慧的鱼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

莫把「小资情调」当佛法

我的一个朋友学佛有一段时间了。她很热心,到各种公益...

佛陀的六种礼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

永明延寿大师日定108件佛事为常课

延寿大师在常住永明寺期间,常为七众弟子授菩萨戒,日...

修行人不要有诤讼胜负之心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最好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1.你为什么就不能够象。。。。。。 孩子被对比,很可能...

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

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人没你混的好,但是也有很多人...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供养是佛弟子一天当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行止,举凡早课前...

【推荐】本焕老和尚最后的开示与4个心愿

2012年4月3日是本焕长老圆寂的第二天,本焕长老的衣钵...

【佛教词典】尼拘律苑

梵名 Nyagrodhārāma,巴利名 Nigrodhārāma。又作尼...

【佛教词典】三昧耶曼荼罗

梵语 samaya-mandala。又作三摩耶曼荼罗、平等曼荼罗、...

星云大师《为孕妇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怀著祝福的心向您祈愿, 祈愿即...

素食救地球,是牵强还是科学真相

减缓全球变暖,素食拯救地球 北极的冰盖在加速融化,...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星云大师《为历代宗亲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诉说我对历代宗亲的感恩与...

不吃肉就很难应酬,该怎么做呢

问: 请问我从出生到现在已28岁,吃过不少肉,也杀过...

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

水喻成功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决定...

十方诸佛都在自己刹土,宣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难,我们再来观照净土法门...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

诸位同学: 九月十七号郭士范同学要我来跟大家谈一谈...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灭贪嗔痴

你看报纸上面说,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数里面占到15%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