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智谕法师  2014/03/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大家念佛七天,要不嫌辛苦,精进努力,希望大家都有得力之处。

打佛七是勇猛精进,克期求证,和平时念佛不同。平时念佛悠悠荡荡,佛七期间不可以。

我们准备佛七,可以使大家在解和行方面,都有帮助。修学佛道,解行要并重。有行而无解,容易偏差;有解而无行,容易空洞。解顾行,行顾解,解行并重。这样才能得力。得力者,就是于念佛能用上力。

因为大家平时念佛,不过是悠悠荡荡就是了。毫不着力。如果问你念佛了没有?是在念了。问你得力不得力,一点用不上力。就是因为大家在解行方面不得力。

佛七期间把你所解的拿来行,你行的必要和你所解的相符合。解是始,行是终。在佛法方面,始是文殊师利菩萨代表,终是普贤菩萨代表。佛七期间,如果你有得力之处,不要打完佛七就算了。

在那个方便上你得力,回去以后,放假天不要光顾游乐,借着假期,你精进修习一番。慢慢地,如果得一点力,你心就踏实了。

以后不但在假期方面,这样精进。在你办公稍一停止,闭上眼坐在椅子上,你不妨也这么用功。久久修习,渐渐成就。得到一点成就的时候,你就感觉自己不同了。

千万不要佛七打过以后,我交待一样差事了,回去放逸。佛七得到一点好处,继续精进,使它慢慢成长,等有机会或机缘够了,再来打佛七,再打佛七又是勇猛精进,这样不断地精进,自然得成果。

回去以后,千万不可放逸。尤其现在回去,就要过年了,处处世间法引诱你,使你放逸懈怠,打佛七的功德一扫而光。你如果听我的话,佛七得到一点得力之处,回去继续培养它,于你有很多好处,不但使你转凡成圣,还可使你结西方之缘。回去以后,天天省察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要使它今天的过,不可留到明天。你的眼睛只看自己,看自己的过错,古德讲:「常省己过,莫讼彼短。」久而久之,你虽在娑婆,已经就是西方莲华池中之人。为什么呢?因为彼佛国土的众生,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你如果没有善种子,怎么能往生呢?怎么能入善人之流呢?所以,今日之过,莫留到明天。

所以大家不要悠悠荡荡打佛七,求你七天之中得到一点得力之处。如果没有得力之处,真是要痛哭流涕。不要怕辛苦。记住:「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再讲净土念佛法门,是二力法门。知道是二力法门,就要知道如何去修。阿弥陀佛是报佛,极乐世界是报土。凡夫不能生报土,我们所以可以生到报土,生到极乐世界的原因,是靠佛力加被,要深感佛恩。

二力法门有他的特点。首先,大家要信阿弥陀佛,信有西方极乐世界。

经上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就告诉我们,须要二力,不但是自力,还有佛力加被,自力佛力相应时,即得往生。

阿弥陀佛发愿,四十八愿,皆求接引度化众生。所以,我们也要发愿,愿求往生。这样如母忆子,子也忆母,才能成就往生之缘。

所以,知道二力以后,第一个要起信,信有阿弥陀佛,信有西方极乐,信念佛之因,即得往生之果。

所以第一特点,二力法门就要起信。大家一定可以体会得到,信就是有我、有佛,我佛如一,才成就一切。如果三心二意,不称之为信。

第二个特点,要发愿求往生。经上说,若有信者,应当发愿往生彼国。一切事有愿得成,无愿不成。譬如说,你们在学校读书,我发愿这次要考得好,你才能用功读书。如果没有这个愿心,不可能用功读书。所以一切事,随愿所成!随愿所成!

经上处处劝众生发愿。如果不发愿,念佛是空了。有其愿心,才成其事业。所以,无量寿经也说,十方众生,志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欲生我国,就是愿。

第三个特点,二力法门要行,行就是念佛,持佛名号。持佛名号之心,要像呼唤父母一样。这也是二力。

所以,信愿行表示是二力法门。二力法门,使你往生。要知道,怎么能够往生西方呢?往生西方,靠自力佛力。怎么能成就二力呢?信、愿、行。如果无信、无愿、无行,二力不得成就。二力不得成就,就不得往生。

你如果真信切愿力行,慢慢地,你会得力,念佛真用上力了!如果是你七天当中,真要是有一点得力之处,回去以后,千万不要放舍,有机会就用功。

今天讲的话,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过年,冲昏了你的头,不要认为过年快乐,要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现在开始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净土三资粮

(第一讲) 好,各位莲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弥陀佛。 今...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

信愿与持名之间的关系

这个信、愿、持名是本经的修学纲要,一个人能够往生净...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

大安法师: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

问: 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

往生到极乐后,恶业最终会怎么样

问: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勤转念,证菩提 -- 善于修这颗心

当我们不好的念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烦恼了。贪欲烦恼...

鬼神病的治病方法

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报病,要须修...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佛教词典】真实僧

行宗记·释皈敬偈:“初果已去,名真实僧。”(戒疏记...

【佛教词典】拔济法

【拔济法】 p0830   大毗婆沙论七十八卷一页云:如契...

肝炎病的食疗法

中国人有几亿人有肝炎。肝炎有七种类型甲型、乙型、丙...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

目连尊者度化五百饿鬼

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时,...

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

邪淫念头的报应

对于邪淫的意乐,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

让自己的存在,成为别人的祝福

一只蜜蜂和一只黄蜂正聊天,黄蜂气恼地说:奇怪,我们...

【推荐】蒙山施食的由来及功用

《蒙山施食仪》是汉传佛教寺院每天晚课都必须进行的一...

恶口的人骂的是自己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个驼骠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

【佛学漫画】福气

【佛学漫画】福气...

亲近邪见的法师会有什么危害

问: 亲近恶知见、邪见的法师,对一个初学佛法的人有...

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