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一切法都是清净无染的

梦参老和尚  2018/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一切法都是清净无染的

这依法界观,观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清净的。你这个观念的心,契合到佛所说的经的道理。一切佛经都叫契经,修多罗。修多罗是梵语,翻华言叫契经,契合经的义理。一切种种的义,一切种种的法门,等你契合了时候,平等平等,都明白了。

这就叫法界。观这个,悟得这个。现在的世界情况,跟五十年间情况,世界情况大变化。我现在从我六岁的时候,我不知道,六岁以后的时候,我都很清楚。一个时期,一个时期,非常变化之大,变化之快。当这个变化当中,你认识这个变化,学道者你掌握这个变化。因为它在空中,它可以变化。若是固定的,变化不了了。这不是实体,都可以变化。咱们现在承认,地球在空中,地球在空中转,它会变化的,都会在变化。

虚空界不会变化。这为什么比喻都拿虚空界比?虚空永远不会变化,永远是空的。它咋变,变了还是空的。空了,变了,还是空的。过去际、现在际、未来际,全是空的。虚空有尽吗?虚空无尽。所以这就说到《华严经》讲,虚空不空。经常将虚空作比喻,虚空不空。不空是什么呢?虚空界里,有这么多现相,永远是循环不变的,生住异灭,循环不变的。生住异灭在虚空里头,虚空没有生住异灭,所以拿虚空作比喻。

拿我们这个自性、本性,不论你流转、堕落到什么程度,你的本性不变,自性那个觉性不变。若是变了,你成不到佛了。不变的,你佛性不变的,佛种不变故,佛种不变。虚空有尽没有?虚空无尽。虚空若是无尽,众生界无尽。众生界无尽,佛界无尽,佛所说的法永远无尽。大家如果读到《普贤行愿品》,你那个心量,懂得这种道理了。读一遍不行,读一万遍,读十万遍,读上一百万遍,你自然就明白了。

说学佛的道友们,不要不懂,不要去求懂。那个懂啊,胡思乱想。怎么办呢?就读原文,读一遍、两遍、三遍、四遍,无量遍,到你明白为止。你会跟经,读哪部经都如是的,你的那个思想,你那精神的境界跟那经合了,合一体了。大家都想见文殊菩萨,想见观世音菩萨。你想见观世音菩萨,读观音《普门品》,你能见到,你每天开经本就见到了。你读《阿弥陀经》,就见到阿弥陀佛。但是你不这么想,你总把他自己跟经本划成个界限,总感觉是两回事,另外想见一个真的。咱们所谓真的,观世音菩萨现身。假使观世音菩萨现身,是假的。你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那是真的。恰恰相反的。可惜都不相信,不相信。文字嘛,文字是假的。文字的道理不假啊,文字是显现的,它告诉你一种道理。你把那道理运用你的心田,你的心田跟这道理结合到一起了,你就是观世音,你就是普贤菩萨,你是真正地照着他那个义理去做。众生心嘛,想照假的,说见到观世音菩萨了,才加持我。

我最近哪,有些来看我的,他一定,老和尚你给我摩摩顶,说加持一下。咱们见到说,让佛菩萨摩摩顶加持一下。这是真的假的?佛菩萨加持你,你得有感。你感了,你感到什么程度,应到什么程度。你没有感,应不到。把我的给你,这是求人间福报可以,求智慧不行,我的智慧没办法给给你。佛菩萨智慧没办法给我们,他让我们怎么呢?让我们跟佛菩萨智慧契合,得到了。我们是怎么着?颠倒众生,真的不信,信假的,真的不信,信假的。他认为假的是真的,真的当成假的,就是这样子。

所以《华严经》讲的“知种种义,一一法门,悉得明了”。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了,你才能够所说的种种道理,所说一切法门,摄归一个,就是法界心,就是法界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

能折伏情欲称为善,能灭除情欲称为圣

【原文】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

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

从前的人没有禅堂,坐什么香呢?没有。六祖说:生来坐...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

佛号如摩尼珠

原文: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

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原文】 宋儒有言: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此...

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先修四加行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

一定要修智慧

为什么我们要自修,不是经上讲阿弥陀佛加持?是,阿弥...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要这样明因果

今天我们讲讲名词,第一明因果,相信因果。 简单地说谁...

【佛教词典】阿罗汉果

(术语)悟位谓之果。以是为对于修行之因之结果也。阿...

【佛教词典】三衣长短相

亦名:三衣堤数长短、衣之堤数长短、袈裟长短相 子题:...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

不明路头不宜住山

这修行都得有一个外缘帮助,有房子住,有饭吃,这就是...

外在体现内在

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

耐烦有什么好处

学学问,要耐烦一点。 耐烦有什么好处?将来修定有办法...

没有什么是绝对必须的

如果有一天石油真的没有了,我们的生活的确会起很大的...

【推荐】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

「水观」应该怎么修呢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

参不到主旨

一个心猿意马、六神不定的沙弥,问释修禅师:你天天打...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

【原文】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倘不自勉力...

生意财源不顺是何因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

圣严法师:禅的心灵环保

环保一词,已是非常流行的现代语,它的意思是:保护我...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