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金刚经》让你悟理见性

梦参老和尚  2022/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金刚经》让你悟理见性

《金刚经》主要是教授我们,让我们明白佛的道理不是一般的道理。见性,见性成佛,跟那个“理具成佛”不一样。每个众生都是佛,那是“理具”——有佛性,但是没见着。参禅的见道了、悟得了,但是还没产生妙用,还得修。妙用才能利益众生,大慈大悲利益众生,不利益众生成佛的,没有。

此部经专讲明心见性,学这部经我们就可以自己见自己的本性,能悟到自己的本性,可不要落在文字。文字只是善巧方便,是一个工具。参禅的时候要提起疑情,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但是你学《金刚经》你可不要起疑心呢,你疑心《金刚经》是假的,那可就错了。《金刚经》可是真的。

我们记得有个老和尚生病了,身体不好,感觉痛苦。他弟子说:师父你不是修假观吗?假观一修就不痛了。老和尚说:观是假的,痛可是真的。这是反过来教化他,告诉你观是假的,痛是真的。痛是假的,观可是真的——翻过来了。这是没讲《金刚经》前跟大家漫谈一下。

我们要学好《金刚经》,你也得会学。会学,就是明白法的道理。明白法的道理,第一个见到的是什么心呢?你得有信心。你学《金刚经》没信心,那你学不进去啊!相信佛说的《金刚经》是真的、不是假的,接受《金刚经》的教授,依着经中所说的法去修行,你就能够得到。得到什么呢?得到解脱,你就没有障碍。解脱的含义是什么呢?没得烦恼了,遇到什么事,知道它是假的,就过去了。

过去就没有了。这句话,社会上都说过去了就没有了。但是,它过去了还要把它拉回来,他还留恋它。每个人都在想过去,但过去的没有了,没有你还想着什么?想也拉不回来了!过去就没有了,那对过去应该怎么样呢?你放下吧!过去了嘛!过去没有了,你想也白想,昨天的事,昨天的事没有了;今天说今天的,今天不住啊!现在是早晨,一会就中午了,中午就下午,又没有了。就是这样。

懂得这个道理,你就知道,知道什么呢?知道一切法是善巧方便。所以学法就是要知道一个方法而已。不知道怎么做好,就得学;学了,照着佛所教授我们的去做。如是地思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金刚经感应录:金刚神护持诵经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经审理一宗谋财...

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诸佛

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弥...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

注解佛法的和尚

一天,慧能向众人说:"我有一个东西,没有头也没有尾...

只信他不信自,容易导致往生边地疑城

信自信他。这里面的信自,就不是善导大师说的决定深信...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同学!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为什么要多念观音地藏两位菩萨的圣号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

是不是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问: 是不是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号? 梦参老和...

烦恼炽盛时专心念地藏菩萨圣号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在中国的禅宗有好多例子,像丹霞烧佛。丹霞祖师到五台...

【佛教词典】杀生根本业道

【杀生根本业道】 p1007 俱舍论十六卷十一页云:有起加...

【佛教词典】花园大学

位于日本京都市。属临济宗。为妙心寺派教学财团所经营...

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问: 请问法师,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大安法师...

卖棉偷金

人类有一点点的善性善行唯恐人不知道,有一点点的恶性...

在不生不灭处相见

云岩昙晟生重病,道吾宗智问他:「离此壳漏子,向什么...

星云大师:贫僧一生的岁月里一直与病为友

贫僧从小说来应该是一个健康宝宝,但眼耳鼻舌身心六根...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的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为什么? 你连这个娑婆世界的...

怎样才能留住你的护法神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

人人都有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问: 人人都本具与佛同等的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证严...

定业可转还是不可转

问: 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

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

梦参老和尚在93岁寿诞上的法会开示

2007年7月15日〈农历6月初二〉,适逢梦参老和尚寿诞,...

佛陀最后的教诲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