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布施才有真功德

2012/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好殊胜哦!人家竟然捐了那么多来盖庙,我一定要捐得比她多,功德比她大。”

“今天这么殊盛的日子,一定要烧头香哦。这么多大法师,一定要挨着师父们坐,才能得到加持啊。”

“这位师父好厉害,懂得好多又能言善道,听得大家如痴如醉的,我一定要做大法师,懂得要比他还多,度的人要比他更多,得到更多的尊敬。”

你每天学佛也是这样学的吗?你在兴奋什么呢?你在比较什么呢?布施、供养确实是功德无量无边,但真正的修行是这样子的吗?你是为了得到更多功德而布施、供养的吗?在一边作功德当中,是不是另一边在大量的减损功德呢?你布施的钱再多,能够比南北朝时代梁武帝多吗?他当时大力建寺、斋僧、推展佛教,使佛教在当时盛极一时。他认为自己以一国之君,大量的在作布施,而且自己率先勤修佛法,并将佛教普传到全国各地,功德应该很大。但彻悟如来心印的禅宗大成就者达摩祖师一口咬定:无功德!这下子真是给一天到晚在追求功德的梁武帝一记重重的当头棒喝了。

花那么多钱、作那么多佛事,怎么竟然连一点功德都没有?那怎么样才是“真布施”呢?有没有“真功德”并不是由花钱多少、作佛事多寡等事相上来评断的。重点就在于一个“发心”!梁武帝虽然作了很多佛事,但却经常计较、在意着自己所作的功德多少,就是因为着于这样的一个“功德相”,而着相布施与着相修行,因此都不是真功德与真修行了。

所以,当你在布施盖寺庙、斋僧或赞助法会等时,如果你是因为如此赞助有大功德而来发心布施的话,那么您不管花再多的钱,都会被你的“着功德相”布施所抵消,故非“真功德”。甚至于,如果你是因为不想捐得比别人少,在“输人不输阵,输阵歹看面”的偏差心态作祟之下,而想布施得比别人多,想要把别人比下去时,那你真正布施的功德不仅很小,而且由于你想把别人比下去,好胜、争功德的错误心理,还可能使自己将来堕入阿修罗界呢!

当你学佛之后,一心想变得比别人聪明、有智慧,懂得比别人多,辩论时能辩赢别人,乃至于因为你有在学佛、吃素、持戒或者修持无上密法等,便产生大我慢之心,有意、无意的看不起别人,好像别人是次等人种,而自己特别优秀一样。如此学佛修行,也不是“真修行”,而是在功德中掺毒,为自己将来种下堕入阿修罗界的因种。

如果你打坐、修行当中,身心产生了一此异于常态的变化,心里就兴奋无比;或者每拉一个人信佛、求道,每帮助一个人一些忙,心里就兴奋、欣喜一次;也或者当你一提到你的师父、宗派或修法时,你就会整个人兴奋起来,滔滔不绝、无法自己的停不下来,这时候,你就应该当下警觉到这种兴奋莫名的背后,是不是夹杂着源源不断的贪毒在滋长着?也就是说,当你每兴奋一次,就“中毒”一次。因此,不管你修行得有多精进,也不管你修行的境界有多殊胜,你都是在修行累积功德中掺毒,故亦非“真修行”。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作才是“真功德”与“真修行”呢?我们先看看佛陀在《像法决疑经》中所告诉我们一些依循的准则吧!

佛陀说,他老人家入灭之后一千年,众生开始进入像法时期,从这时期以后的众生就都很可怜了。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众生虽然勤苦修行,但不懂如来正理,因此所作甚多却获报甚少。许多人虽然也是在作各种善事,但却大多是求名、求利,不然就是要胜过他人(种“修罗”因),因此不是真心想要修行求解脱出三界。

像法时期以后,不管出家众或在家众竞相到处建寺盖庙,因此寺庙、佛像处处都有,不仅山林旷野或城中马路上有,就连巷子旁、脏臭秽恶之处也都有寺庙、佛像的踪影。寺庙虽多,有很多却任其老旧颓废无人管理。这时候大家虽花钱盖庙、供养三宝,但对三宝却不生敬重。也就是说,大家虽然花了很多钱在盖庙、斋僧,但却着于功德相,求名、求利、求胜他,贪念布施之功德大小。

佛陀又告诫我们,与其盖了一大堆的新庙,又任其毁坏不管,获罪无量,倒不如将一些老旧而破落毁坏的塔庙、佛像与经典,重新加以整治、修补,反而功德更大,其福甚多。这一点告诫,对已处末法时代的我们,真是一针见血,实在是值得我们深自警惕的啊!

此外,也有众生看到别人布施作功德,为了名声、为了面子,就是倾家荡产也要花大钱来布施,但是当他看到一些贫穷孤苦的人,却对他们百般刁难与呵骂,还把人家赶走,连一分钱都不给。佛陀说这种布施的人,叫做“颠倒作善”、“痴狂修福”,是“不正修福”,这样的人是非常可怜的,因为他们花费了大笔钱财,却获福甚少。佛陀进一步的说,如果有人以无量之身供养十方佛菩萨及声闻圣众,不如有人布施畜生一口之食,后者的功德比前者大了百千万倍以上。佛陀更明白指出“布施”的真义,他在许多经典里面说到的布施,主要是希望出家、在家人能修慈悲心,以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但是很多弟子却不解佛意,而专施“敬田”——佛法僧三宝,不施“悲田”——贫穷孤老乃至动物。在这两种福田当中,以布施悲田功德最大。

虽然从外观上看起来,布施的表相都只是把钱拿出来,但随着你发心不一样,其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当你又要布施盖庙、斋僧、赞助法会、打斋时,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心里,有没有过多的兴奋?有没有要把别人比下去的心?是不是因为别人说这样作功德很大,所以你才肯掏出钱来布施?还是说,你是真心出于虔诚与恭敬,希望因为你的发心,使更多人得到佛法的帮助与利益而得到解脱!在精进学佛之余,是不是也应该常常让自己好好冷静下来,放松身心,仔细看看自己背后推动你修行的那股动力,到底是贪与慢,还是一心求解脱痛苦无明以及一心为利益天下苍生的所谓“智慧”与“慈悲”?因为只有悲与智双运,才有可能让你真正超脱三界之苦,究竟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地藏菩萨修行的时间,比这些大菩萨都久

《大佛顶首楞严经》这样说,念六十二亿菩萨的圣号,乃...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你是月光族吗?你是否认为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那么有什么样的方便,让我们...

念佛消业的故事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

念佛的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

学吃亏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忏公师父常常讲一个观念,他说: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

回向的功德是否会量化

问: 弟子是一名在学大学生,对于佛教中的普佛回向,...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呆若木鸡的精神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

人能百忍自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

拥有「正见」,也就拥有快乐

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

忏云法师《修药师法门的感应》

我在建筑大殿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他对我说,叫我采用...

【佛教词典】说法听撮要

子题:十二部经、十二分教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毗尼...

【佛教词典】逆观缘起齐识转还

【逆观缘起齐识转还】 p0928   瑜伽九十三卷七页云:...

蕅益大师《八大人觉经略解》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 为佛弟子...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

如是等辈,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

时时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

迷惑时,我们失去所有时间,开悟后,我们拥有全部世界...

观音菩萨近代显化的一段真实圣迹

台湾有一个海洋学院毕业的人,初始不信佛教,但福德因...

穿透力极强的光明悲愿

因地的佛与佛之间,因地愿力不同所表现的有的光能够照...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没用

看周围的环境,邪淫的事件多,而显著的报应却似乎看不...

悭贪吝啬转世为盲儿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

梦参老和尚:看破财色

我们再说色。好多人在情上自杀的,大家想想划得来吗?...

依法为师

佛陀成道后,一日在优楼频螺聚落的尼连河岸边菩提树下...

放弃小利来成就大事

意不并锐,事不两隆,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事情要自己...

千万莫回忆过去

我们要想对治烦恼,以我个人的体会,最好的方法就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