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失去」当成习惯

2013/06/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天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担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东方伟大的宗教佛教有“布施”一说,“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婪之心,由不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六度”之首,既从迷惑的彼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

佛教是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佛教对于人世太深的人,它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切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中,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要随缘不要随习气

学佛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什么?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

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

没有什么是绝对必须的

如果有一天石油真的没有了,我们的生活的确会起很大的...

财施与法施

求陀那与安息罗比丘结伴到舍卫城托,在回只园精舍的路...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

五种慷慨布施,能得大福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

习惯绑住了大象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问: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 帮助人、救...

夫妻之间亦要有礼仪

夫妻之间的结合,家庭的建立,乃上关风化,下继子嗣,...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佛教词典】无因相似过类

因明用语。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

【佛教词典】昙摩伽陀耶舍

(人名)Dharmagataya?as,比丘名。历代三宝记十一曰:...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女儿念佛后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感应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

穷人也会过得很快乐吗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

《杂宝藏经》白话

杂宝藏经 卷第一 十奢王缘 第一 往昔人的寿命在一万岁...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

汝年已衰老,当断爱欲了生脱死

近来身体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名言分享【图】

《唯识学概要》名言分享...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

天天听佛号,也有大功德

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又是一年清明节,姐弟们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

我们的色身从何而来

明色阴相 首先看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内在的...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