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净土的人不要忽略发愿

净界法师  2013/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净土的人不要忽略发愿

我想我们修净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对发愿好像很忽略,但是他信心倒是具足。

每一个人都觉得净土很好,净土法门实在非常好,净土的功德──依报、正报的功德,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亲近十方诸佛,非常的美好。

但是每一个人的心中,很少有人决定要往生的,很少!大家只知道好,但是没有真正的去发愿,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我曾经遇到一位法师,这位法师出家很久,我问他说:你要求生净土?他告诉我说:他多分来说是要求生净土。我心中想:他不可能求生净土的。因为多分的意思,就是三心两意。

印光大师说:为什么你要产生决定的信愿?因为你临终的时候,那不是平常的时候,那是业力现前──腊月三十算总帐,你无始的业力现前,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愿力,你抵抗不了你无始的业力。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一般人往生是怎么回事?叫随念往生。

少数的祖师大德可以成就随业往生,那是真正的净业成就,他这棵树是往西方倒的。你看智者大师、蕅益大师,即使他临终的时候是发生了车祸死掉,都照样往生,因为他不用靠念力往生,他是已经净业成就的人,他怎么弄都会往生。

但是我们这些人是净业没有成就,那怎么办呢?只好靠随念往生,靠临终那个念力来引导。

我们不能靠业力,因为我们的业力是到三界的,我们现在是用念力来引导业力,那你说临终的念力是不是要很坚定!如果你在平常的时候,没有做好往生充分的准备,你临终不可能往生。

有一个居士告诉我:他以前读高中的时候,他到高三,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先刷牙,先坐在床上,他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考上台大。念三遍(呵──)。结果一年后,果然考上台大。当然,除了他的努力以外,我们不要忽略愿力对我们生命产生主导的作用。你造的业,只是一个资粮,它没有方向,比如说你造善业,那是往上升的力量,但是升到哪里去是不决定;你造罪业是往下堕,但是往哪一个地方堕也不决定:由你的愿力来决定。

后来这个居士告诉我说:他现在修习净土以后,他开始发愿,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一定要往生。这个我一定要往生很重要,如果你现在的发愿,是停留在我很想要往生,那你可能还没有办法往生。你那个愿不能有任何的疑惑,因为你既然是随念往生,那这个愿要很坚定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把我希望往生的力量,要转成我一定要往生,就是不能让自己有退路,背水一战。

这个地方,就是佛陀劝愿的意思,佛陀又说是故舍利弗,佛陀第三次的劝勉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佛陀讲第三次的发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怎样才能做到净念相继,佛号不断

问: 弟子之前一天可念一万到两万佛号,但是近一年来,...

一生念佛很精进,为何不能确信自己今生能往生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在您讲的《净土资粮--信愿行》中...

李炳南居士:忆佛念佛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

有严大师示「净土易生」之理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

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改变命运的入手处

我们改造命运必须在修福修德入手,更切要修念佛法门。...

宏海法师:劝发菩提心文

(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大家晚上...

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不被他转走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

【佛教词典】禅室

(一)指修行坐禅之处。[梁高僧传卷三求那跋摩章] (二...

【佛教词典】佛磔手

(术语)磔音窄。磔者,张也。律摄曰:佛张手者,中人...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

心灵的佛堂

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轮...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

我们每天张开眼睛后,生活的二六时中,总会面临许多不...

信愿行往生极乐

第一、信不学佛则永远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此事任...

圣严法师《忏悔的意义与功能》

拜忏,事实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忏悔」一词,...

从脸上的颜色看自己的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际生物医学特征...

印光大师:临终舟楫(白话文)

佛制亡僧焚化,原本是为了令其离开分段生死的虚假形体...

腊月三十日到来如何抵对

古代有大德把修行功夫能不能过硬,在关键时刻能否发挥...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广钦老和尚传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