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戒邪淫七步曲

2013/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头

佛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展开来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所以第一步就是知苦,若没有深切感受到邪淫的危害和痛苦,甚至反而认为邪淫是快乐的,那一切无从谈起。多数人是亲身受了邪淫的苦害后,确实想回头了。但也有一些福德慧根深厚者,自己虽然没有犯邪淫,但从经典中和别人的经历中,一见便知邪淫之害。此是人中良马,不可多得。

二、知苦之后要立志

没有强烈的志愿,随波逐流,“顺其自然”,不可能成功。立志有各种起因:或者是吃苦吃够了,或者是要报父母恩,或者为了成就学业,或者为了现生富贵,或者为了平安,或者为了如意眷属,或者为了得生天界,或者为了助修佛法,或者是为了节省精力救度众生……或一或二或多,种种不同。可以自己问自己,是否想戒,为何要戒,反复想明白了,决心定了,就成功了一半。

三、明理

切实了解邪淫的危害和不邪淫的福德果报,才能坚定信心。《欲海回狂》等书籍就是明理的助手,值得反复阅读。后学在校订这些书时,受益匪浅,深有体会。更详细的,可以参见佛言祖语中有关戒邪淫的格言开示等内容。在明理中,知道欲望只是一种习气,不是本能,很重要。

如果按西方一些观念说淫欲是本能,那么本能与我同体,如何对治?戒除就成了压抑,结果只有宣泄一途。这就是根本原理的错谬,导致实践方法上的偏邪。佛法则指明欲望只是一种习气,那么习气则是可以转变和消除的。明白了邪淫是敌非我这一点,下手戒除就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了。最后,还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明白邪淫的习气是非常厚重的,一定会有反复,不能掉以轻心,又要知道自性力和佛力真实不可思议,一定能转变这种虚妄的习惯。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立志好比定了方向,明理好比明了路途,方案就是出行计划。如何远离和断除容易诱发习气的邪缘?逐步培养定力的日课安排哪些内容?如何积功累德、将功补过?邪淫习气重,是邪淫的业造得多。如果不积极将功补过,在断邪淫的道路上会事倍功半。大致方法是对治性地做一些戒邪淫方面的事情,比如随缘劝诫、写文章、编辑助印传布这方面的书刊,宣传戒邪淫方面的网站等等,可自选其便。凡事预则立,如不认真制定方案,志愿很可能落空。在订方案中,一方面要认真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方面要善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教训。在开始阶段,方案不必过于求完美,可以在实践中逐步修订,增强实效。

五、要善于借助外力

戒邪淫誓言中有两句话,自力微弱,佛力堪凭,单修多退,互助有功。古人说,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有些人以借助外力为耻辱,这是不全面的。完全依赖别人固然不可取,但一点不肯靠人也是不现实的。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学习工作,哪一件不借助他人之力?何必一说修养,就耻谈他力呢?就算是最崇尚自力的禅宗,也离不开善知识的指点印证(他力),何况断邪淫习气?

你可以借助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力量。当然,信不信佛法的都可以试试借助佛菩萨的力量,念念佛号或读诵佛经,看有没有效果。再者,要常与善友交流。人都有奋发之志,但如果没有善缘护持,半途而废的很多。所以,常把善书阅读,善与善人交流,都是借他力自我熏习的好方法。

六、善于调整心态,防止偏差

志气要刚,心态要稳。急于求成是一忌;出现反复和失败就灰心是一忌;初有成效过于欢喜,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入魔界历练一番,更是大忌。准备好持久战,从粗重的邪淫到较轻的意淫,突破一关是一关。

七、初步成就的迹象

有些网友问,到底有没有戒邪淫成功的?戒邪淫成功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说彻底戒邪淫成功,那已经成圣人了,暂且不谈。只说戒体有初步成就之象的,根据后学四五年来对一些朋友的观察,是不少的。怎样算是戒体初步成就了呢?主要体现在:

1、平时不思邪淫之事;

2、无意中邪缘邪境现前时,马上警觉和远离(这是戒体的自动作用);

3、若邪念种子被触发并有持续之状态时,马上能想起邪淫的种种危害或自己以前吃过的苦头,并能以掌握的种种对治方法熄灭邪念。到了这个阶段,确实很不容易,但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邪淫习气浅的不需要如上种种曲折努力,就有如上戒体,此是宿世根深。但这里面有个别人可能会认为,邪淫也没什么呀,我不搭理它,它也就无可奈何了,甚至写文章让初步戒邪淫者不要太刻意对治。不理睬邪淫习气,此见甚高,但没到一定程度,你不理睬它,它来找你麻烦,初学者若没有对治方法,必然束手就擒。还有的初步有了这样的成绩,就开始大意,认为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这样很危险。须知现在的邪淫之缘很多,而我们的内心邪淫之种也无量,一旦遇到一些特别强的邪淫之缘激发了较重的邪淫之种,又加上警戒已丧失,后果实在不堪设想。所以不但不能松懈,还要更进一步,全面提高戒定慧之力,如果能加上净土修行,那么必然一生不退,永不再受邪淫之苦。

印祖戒邪淫语录:

每日除了己职分外,专心念佛名号。朝暮佛前,竭诚尽敬,恳到忏悔无始宿业。如是久之,当有不思议利益,得于不知不觉中。《法华经》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瞋恚、愚痴,亦然。是知能至诚念弥陀、观音圣号者,贪、瞋、痴三惑,自可消除也。又现今乃患难世道,须于念佛外,加念观音圣号,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之转回。庶不至宿业现前,无法躲脱耳。更宜常阅戒淫因果报应之书,远离狂荡匪鄙之友,则内志正而外诱绝,净业自可成就矣。勉之勉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只要有这个欲望,想出离就没有办法

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

黄庭坚戒淫发愿文

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

杀生偷盗及邪淫,会导致哪些共业

等流果是约着个人的个别的业力。增上果是大众的共业,...

彭鑫博士:认为SY无害于健康的误区

传统西医认为:精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核酸、葡萄糖...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欲是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无始劫以来的病根...

修四如意足断除爱欲

昔日佛住在俱睒弥国的瞿师罗园时,阿难尊者也住在这里...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

心中有大爱,才会有真爱

1、心中有大爱的人,才会有真爱,大爱无边。 2、爱是给...

蕅祖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

【佛教词典】有余依涅槃

【有余依涅槃】 为‘四种涅槃’之一。依指依身,即人的...

【佛教词典】身无害力三昧

即能得无碍之身自在之力,而无有能障难加害之三昧。又...

证严法师:在生命的白纸上

△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 有...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

释迦牟尼传

一、出家前的生活 1.太子降生 我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二...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问: 请问大安法师!如果心里还留恋世间的财产事业,...

在家居士不想过世俗的生活,该怎么办

问: 师父您好!我是一个在家居士,快三十了,没有结...

素食成就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比如...

千金买名,万金买誉

凯琳在逛纽约最大的百货公司梅西百货时,在入口处有一...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

失去了就是凶,得到了就是吉吗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什么叫凶?什么叫吉?失去了就...

《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白话大意

印光大师原文: 甚矣,世人习为残忍,事事以杀生为礼...

发自内心的礼貌

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之上,但是今天社会上懂礼貌...

为什么会忙会累

从全年劳作的农业社会到现在每星期5天、每天8小时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