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2014/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诸根名为放逸,若能摄护名不放逸。阿含经中也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女人的色、声、香、触更能抓住一个比丘的心。何况还未曾受具足戒的行者呢?我们修学大乘的行人,似乎忘记了这一点,嘴里批判着邪淫,而眼还在看、耳还在听、鼻子还在嗅,甚至还会有想去碰一碰女人的念头或举动。怎么说呢,这是自取缠烦恼的表现吧。

当年,有一位随佛陀修道的比丘叫文殊师利,宿世善根,修三摩地,得神通自在。这位比丘也有一个徒弟。有一天,文殊师利决定考验一下他的徒弟,于是,就施神通变化成一个妖艳的女人,来到徒弟面前,并戏笑、挑逗没完没了。这位徒弟感觉到快要受不住了,于是拔腿就跑。

女人在后面追,不依不饶。直到他再也跑不动了,累得瘫倒在地上了。那女人追过来后,就在他面前化成了碎片。然后文殊师利就出现了。徒弟在惊悸之余,内心即获得了解脱,得法眼净。因为他终于明白了色即是幻,即是空,非实有,亦非断灭,是从忆想分别所生。不久之后,他就获得了无生法忍。

末学入道以来,也曾苦于此事,基于个人经历等情况,感觉这如幻之女,对于对我的摄受力意是如此强大,真是不可思议。所以,总要摄护诸根,不令攀援、放逸;但万一避不开,就得从心地法门上下功夫了。先培养适当的定力,然后深观诸法实相,不著不受,不作异想。

当年在世情生死中流浪时,也曾为女人几度沉沦,感觉那就是生命的全部,是活下去的唯一理由。这是不达诸法实相的表现,《集论》云:若知无自性,定无有贪瞋。执著于女人,就是把女人当成有其自性的主体了,看那女人的妩媚多姿,多愁善感而温情脉脉,谁能忍心说女人唯是因缘和合,没有自性,其貌是诳,其心无主?然而这的确是个假相,人若不自欺,勇敢面对,就能断欲。然而,那妖娆婀娜、风情万种、情深意切的女子,古往今来令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气短,为之沉没。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亿劫颠倒想吧。

颠倒妄想太久了,逆行返本的确不太容易,但最终绝对可以做到,这是个明显的道理。所以,修行者应该善自调节。一般是从观想上着手最为得力,四念处、五停心观中所示的不净观,的确是一副良药,常用常灵,习久功夫成,自能断欲。净宗祖师也极为推崇不净观。其实,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怕就怕行人缺乏防护意识,不是真正的愿意断除这个欲望。

那么,为什么不净观能起作用呢?一般来说,人类的欲望主要生于净观,所谓的“净相随转”,不但生欲贪,还生掉举,五盖之中占两个,极其障道。人类生来就有对干净、洁净、纯净、清净、素净之事物的渴望和占有,没有人喜欢肮脏的东西。尤其是对女人的取向更是如此,首先是皮肤白净、细滑,然后五官端正,再者就是高矮胖瘦,最后是衣着打扮。这几样搭配得比较好的女人,对男人来说,勾魂摄魄的力量非常强大。男人为了美女,能掀起战争、欺君灭祖,杀父杀母,何况出佛身血,一切都在所不惜。这应该就是所谓亿劫颠倒想吧。

一般情况下,修道人,在常作不净观的的基础上,能防护六根,再加上心咒的力量(咒语主要用于狭路相逢等特别时刻),基本上都能断除淫欲,销此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然而如果行人艺高人胆大,敢于不作防护甚至在欲而行禅,功夫不到家而能免于色难者,无有是处。行人勉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邪淫极大损害人的福报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

不净观是对治淫欲心的方法

纲常名教之防,莫过于礼。男女有别,非礼勿视,便是戒...

宝莲香比丘尼为什么会堕无间狱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

如何以三想来对治淫心

色欲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下根机的人,会...

用什么样的心来使愿望会成功呢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

【推荐】欲望很高的人往往比较愚痴

作为一个菩萨,他不应该这样(贪欲),所以他要常念知...

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脱死出离三界

世间人为了传宗接代,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佛...

迷恋五欲失福报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信佛是不是迷信

在近现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有一部分人以为佛教是迷...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

【推荐】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 在寺...

学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

【佛教词典】法京

南北朝梁代僧。驻锡荆州长沙寺。太原人,俗姓孙。七岁...

【佛教词典】六行

(一)至佛果之六行。指六度之行。即十信行、十住行、十...

佛法所说的「空」应怎样理解

问: 佛法所说的空,具体应该怎样理解呢? 大安法师答...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

如何正确的拜佛和念佛

佛教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五点记...

有分别与无分别

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

快乐的秘方

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并不快乐。先是亲戚和朋...

为何要强调专修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

佛的六种神通

1、宿命通: 知道过去世多生多劫的生活状况,也知道其...

蚂蚁的力量

小小蚂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它们...

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

矿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师

李圆净居士编写《印光大师嘉言录》。他就在一篇文稿里...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吗

问: 现在有人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的。这...

【推荐】这么简易的法门,为何你却不修

龙树菩萨对我们一代时教的判教,判为难行道和易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