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2014/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要的空气是免费的,人一刻皆不可离开它。念佛法门亦复如是,尤其对末法众生至简易至殊胜,符合“大道至简”的古话。本文选印光大师《净土经论撷要》,结合印光大师的两则譬喻,阐明念佛往生的“至简易至殊胜”的特征。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云: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根据此论的阐述,后人将佛法分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念佛法门相对其它修行被定义为“易行道”,那么容易修行的法门,是否不太殊胜呢?

《大智度论》云:

“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业。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重罪者。”

此段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念佛看似简单,却功效卓越,如阿伽陀药,万病总除。更进一步来看念佛往生的殊胜,如果我们发愿,得到往生的结果,从极乐世界回头看看,在人间当大国王,或者天上的大梵天王,或是童真出家、一闻千悟,修习它宗,经历无数劫的勤苦修行却无法解脱。以上果报与得生净土的果报来比较,用言语分别无法描述,因此印光大师只能举出两则譬喻来说明:1.真如同萤火虫的微光与烈日的光芒相比;2.蚂蚁窝前的土堆和巍巍泰山相比。如果放弃念佛求生的机会,真是悲哀至极,令人哀悼不已!

一、如萤火虫与烈日相比

闻到净土没有深信,继续轮转,后世能否深信更难说了,如果继续修习通途法门,动经无量劫没办法解脱生死轮回。《法华经》里大通智胜如来座下发菩提心的这批人,尘点劫堕在声闻位无法超越。尘点劫不是一般的时间概念,将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磨成微尘,每一微尘是一劫,无法计算数量,这么长时间难以解脱,和往生西方的利益比较,只能用比喻来阐述优劣。夏天的夜晚,萤火虫也能放点光,但非常微弱。和中午烈日的炽盛光明相比,就没有可比性了。萤火虫的光亮相当于下辈子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人天痴福,未启光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光芒就像杲日当空。

二、如蚁垤与泰山相比

蚂蚁挖洞筑窝时,从洞里运出来的土,堆在洞穴旁边,形成一个小土堆,和泰山比高度,天渊之别。蚁垤相当你发愿下辈子童真出家、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修通途法门的一点利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好像巍巍的泰山,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很多人不了解何以相差这么大,凡夫在三界中轮转修行,第一生能童真出家,第二生还能童真出家吗?第三生还能保证得人身吗?薄地凡夫,一点把握都没有,好比制做陶器,用泥巴做坯子,在塑形的过程中,化费很多功夫,也算小有成就,还没经过烧制,大雨一淋就成泥巴,前功尽弃。我们今生几十年的修行好像做泥坯子,经过投胎的隔阴之迷,道业的泥坯子就被化掉了。你再做个坯子,再一隔阴又没有了,所以我们这个坯子赶紧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烧坚固就安全了。开悟的人在山林树下长养圣胎,与其在这个五浊恶世长养净胎,何如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长养圣胎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无...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

【推荐】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

净土难乎?易乎?

寒暑假中,陆陆续续有居士来找我聊聊。除了接触他们生...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耐烦有什么好处

学学问,要耐烦一点。 耐烦有什么好处?将来修定有办法...

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

【佛教词典】弥勒出世

弥勒佛在人间出世。弥勒佛是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当...

【佛教词典】生杂染

【生杂染】 三杂染之一,生杂染又作苦杂染。因烦恼及业...

《地藏经》最能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地藏王菩萨的法过去讲的人很少,一般人以为《地藏经》...

莲宗与通途佛法不共之四种特质

释尊一代时教,五时说法,由悲智心随宜开演的无量法门...

答非所问

世间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智识和经验,智识有累代传...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 人...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

初次见到师父应如何亲近

问: 请问亲近师父有何注意事项以及初次见到师父应如...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持戒清净者能得五种功德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

昌臻法师《以戒为师》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

百世跛脚今成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施主与妻子过着美好的生活...

你内心不动,外面的世界便不会动

邪复成非: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