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2014/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有知觉存在,若无特殊情况,十二至廿四小时后,经有经验莲友小心‘探温’后,确定通身冷透,神识出离后方算死亡,才能移动。此阶段内一切行为皆需万分谨慎小心,以免贻误亡者生西大事!

1、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请助念团领导人或亲友视往生者个别情况加以开导。助念过程中,仍需依实际状况,适时开导、提醒其往生信愿。

2、大家轮班念佛——(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家属亲人虔敬助念最为收效,能引亡者神识念佛并将功德回向。

3、切忌触摸、搬动身体——(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不可急著为亡者净身、换衣、拔针管、塞手尾钱等严重伤害亡者之行为。如万不得已须移动身躯,则必须大声念佛。且须时时注意勿让蚊、蝇、蚁停在亡者面上或身上。

4、切忌哭泣或泪滴亡者身上——(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无法避免者请暂至他处,待情绪平复,方回助念。

5、避免干扰声音——(雪公·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助念时避免有咳嗽、打喷嚏、哈欠或电话、家属讨论声等,以免扰乱亡者神识念佛。(至屋外或房内)

6、勿烧冥纸、拜脚尾饭——(慧律法师·生从何来,死从何去)

避免亡者神识执著,障碍往生,且污染空气,影响念佛。

7、若在医院断气,切勿立即送入冰库,施打防腐剂(人生最大一件事)以免陷亡者处如‘寒冰地狱’般痛苦,若恐其腐烂异味,可燃沈(檀)香或放置冰块,但切不可将冰块直接放置或太靠近亡者身躯。

8、身躯冷透后,再停二小时,方可沐浴更衣——(饬终须知

切勿任意探摸,断气后十二至廿四小时后,请有知识经验的人为之。若无,家属仍需谨慎小心。若关节僵硬,以热毛巾搭洗自然柔软。而火葬应在七日后——(人生最大一件事)恐万一有回阳之可能,除非严重外伤、病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

【推荐】临终时所发生的五根和四大的分解

死亡,那终将来临的一刻!那不知何时会来,也许随时会...

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杀猪宰羊大办葬礼会增加逝者罪业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

两场助念带给我的触动

3月16日一大早,起床后,我习惯地看一眼微信,突然看到...

亡者有瑞相,能否判断已往生极乐

问: 我们这里有一座净土寺,成立了助念团,好多居士...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应病与药

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

在家佛前自受八关斋戒仪轨

(一)唱八支香赞 八支斋体,受持夜朝,关闭诸恶长善苗...

请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

发财最快的8字咒

雨宝陀罗尼经比较长,我们只念咒心就可以。雨宝陀罗尼...

【佛教词典】五家

(流派)我国禅宗分派之概称。自初祖达磨五传而至五祖...

【佛教词典】寿行诸门分别

【寿行诸门分别】 p1271 集异门论一卷八页云:问:如是...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供养三宝,供养时指定这些钱要做什么,一指定了它只能...

递出善良与真诚

夫妻俩在楼下卖粉已有时日。简易的摊档,热情的笑脸,...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不同意乐

布施的对境略有十种: 一、亲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

没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谈了生死都是空话

近几十年,建了好多大庙。建庙的宗旨是什么?有的是为...

秋吃三种果最润燥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是秋燥症多发的季节,同样秋天又...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原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

圣严法师《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怎么产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许多...

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

问: 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该怎样做才能...

为何修慧比修福更重要

我们常常说要福慧双修,修福也要修慧、修慧也要修福。...

印光大师嘉言录--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