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的护照--净土三资粮

从慈法师  2014/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的护照--净土三资粮

学生们出国留学时要申请留学生护照;商人们出国考察时要申请考察护照;一般人们出国旅游时要申请观光护照。各种护照申请的单位虽然不同,但凡是想要出国旅游都需要拥有一张护照。而一个净土的修学者要往生西方也必须拥有护照,而往生的护照我们称为—净土三资粮。拥有出国护照是出国前的事前准备,具备了净土三资粮—信、愿、行,则是往生西方的事先准备。何谓净土三资粮呢?下面让我们一一来探讨这个问题。

净土三资粮——行、愿、信

(一)信:

在探讨净土三资粮的同时,我们首先当知——信是一切事情最后的基本资粮。升学、事业、抱负……等,一切都依信心来达成。大智度论有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所以,信是入佛法大海的第一步。同样地,净土修学者也依信为首要资粮。大略而论,净土宗依六点起信,西方净土及弥陀绝无虚愿的真实性。那六点呢?

(一)信自——净土修学者,首先要相信,我人现前一念心不可思议,它能变现宇宙万有一切事物;例如:在我人闭眼一瞬间,即可概略想像出台北总统府的影像。由此可知,弥陀与极乐,是我心具,只要我人临终时能一念心至心称念弥陀圣号,愿生西方净土,必得往生目心所具弥陀净土中。

(二)信他——在此一点中包括有三:最先是相信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西方净土的圣言量;其次,相信弥陀因地做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大愿,其中有愿:愿成佛之后接引十方念佛众生往生西方,现弥陀佛果已成,绝无虚愿:最后,应当相信十方诸佛劝我们念佛往生,更要相信从古至今已往生净土的大德们,往生的实例。以上是为信他。

(三)信事——所谓信事,就是相信,既然有我人所居的娑婆国土,则弥陀经内所言,过此三千大千国土十万亿佛土之西,的确有极乐世界的存在。

(四)信理——此点即是相信我人的心性,大而无外,尽虚空遍法界,小而无内,在微生里可转大*轮。往生极乐是往生我人心性内的极乐,并非心性之外有一极乐为我所生。所以,有佛经言道:若人临命终时至心信乐念佛,乃至十念,一刹那顷即得往生。这就是心性广遍,唯心净土之言,但并非只有心性没有净土。

(五)信因——佛法信因果,所以当深信散乱心称佛名号,犹为成佛种子。(如法华经中云。)况能念佛一心不乱的净因,安得不往生净土之果?

(六)信果——此点即深信依因感果。深信净土的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假;有念佛求往生之因,必有见佛往生之果,是为信果。

以上六点是净土修学者所当深信的,由上述六点起信,信后又起愿;以下我们继续来探讨——愿资粮吧!

(二)愿:

一个人一生中,升学、事业、抱负……等等的成就不唯依信心来达成 ,愿力乃是支持信心的主要后盾。愿,可使我们度过困难;愿,可使我们人生有了无形的鞭策。因此,愿,对净土修学者而言也是重要的资粮之一。净土的修学者愿资粮虽然包含很广,但主要的当有厌离娑婆苦及欣求极乐乐的两点愿力。此两点中的厌离娑婆苦即佛所言四圣谛中的——知苦及断集;欣求极乐乐即四圣谛中的——慕灭及修道。另外有五点也是愿资粮中我们所当知的:

(一)愿离五浊世——就是希望今世之后能离此劫浊、见浊、烦恼浊、命浊、众生浊的五浊娑婆国土而往生西方净土。

(二)愿上善聚会——其次,希望今世后能往生西方净土与诸佛菩萨,上善聚会同修佛道。

(三)愿速登不退——即愿往生西方得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并能得一生补处之位。

(四)愿见佛闻法——此点即是,愿能到西方速能见佛闻法而了悟无生。

(五)愿广度众生——最后,希望能到西方国土,分身尘刹,广度十方法界众生同成佛道。

以上是为简略介绍净土三资粮之二——愿资粮。

(三)行:

净土大德藕益大师曾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 於念佛之浅深。由此可知,信愿行三资粮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而念佛的正行正是往生的行资粮。总而言之,佛法是一门求觉的学问,净土的修学过程也不离此,念人生的苦、空、无常、无我的观照智慧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念人生是苦——使生厌离及出离心以长道心。

(二)念人生是空——使学者除贪爱而增长智慧。

(三)念人生无常——使学者长道心而增精进除懈怠。

(四)念人生无我——以破众生的执着紧缚而得自在与解脱。

以上四点是为智慧的观点;另外,更有五点是学者在力行上必须坚持修行的。

(一)念阿弥陀佛——学者念弥陀万德洪名,不但可除罪消障长智慧,能如子忆母,念念相继,净念自得显现。

(二)做早晚功课——学者为求收摄散乱心,增长定力,每日必须至诚持诵早晚课。

(三)闲邪又存诚——学佛修持不得一心乃因恶业障心,学者如能闲邪而心存至诚心,恶业自除,净业增长,久而久之佛号自能专一。

(四)修余行助道——净土的修学虽以念佛为主,其他余行为助,不过随缘尽分,广修功德,自利利他以为助道之缘,也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五)得一心不乱——在弥陀经内有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净土修学者,果能得一心不乱,临终往生西方即有把握矣。

以上几点是为修学者概略解说净土三资粮之三—行资粮。

(四)结语:

从上我们大略得知净土三资粮的意义;在信方面六点是主要的;在愿方面,大略包括有厌离及欣求两方面;行方面则以智慧的觉悟及老实修行为主。净土法门乃是世尊澈底悲心为末法众生特开的殊胜法门,如能具备以上所提及的三资粮,可谓万修万人去;最后,我们竭诚地盼望您能依教奉行,同生净土。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此五念门,毕竟得生安乐国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

念佛是二力法门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

净界法师:修净土,临终时天界现前该怎么办

问: 如果佛弟子在修净土法门的时候,也积集了善业,...

你得有一分相应,才能够生到净土去

以前我们听到其他的经论教导我们:心净国土净,心净众...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拯救刀兵劫的万德洪名

一个个人他不信因果、不信有报应,不信这个举头三尺有...

极乐世界的人恶种子会起现行吗

问: 净土经典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趣之实,乃至...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推荐】往生的人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

净土宗要做两件事:第一个离开三界,第二个投生净土。...

附体的仙是造什么业才得这种果报的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人生的十个好习惯

1.说了就要做(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佛教词典】头陀袋

(物名)为头陀行人所携之袋也。...

【佛教词典】僧辩

(一)(?~493)南齐僧。建康(江苏)人,俗姓吴。从学...

这些往生的众生寿命有多长呢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在家庭工作中修行

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属,当以勤心照顾店铺为事。所言修...

为什么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每一个人有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

吃太饱撑出来的十种病

美国最新研究,提醒那些在饭后揉着肚子、扶着腰、打着...

不拿佛法做人情——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一、高旻寺革除经忏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

请温柔地对你的家人讲话

一个女同事讲话极温柔,我们也因为她的温柔性格受益不...

随缘行善积德的方法

第一与人为善: 何谓与人为善,念念不忘为大众着想,...

远渡重洋西行求法,舍身​为人师徒双亡

自古以来,中土高僧西行求法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最终...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大安法师:信得越深,念得就越切

这句名号我们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愿,第二...

感恩天地之德

宇宙山河、天地日月、花草树木,都有生命。大自然有同...

来到这个世界,你我都是过客

我刚出家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小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