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太虚大师  2014/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团体──家庭、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皆得安宁,盖人类都欲得生存安宁而进步。然此必须人与人共同协和起来,彼此互爱互助、不相侵害,方能达到目的。因此,人生在人群做人,通常即有必需具备之条件、必应遵守之规则。若对此种规则有所触犯,即成为过罪或不道德之行为。我近日正讲《优婆塞戒经》,即以此经中所说人人应具备之条件,分别述说如下:

第一,人类最重要者,莫过于求生存。人与人之生存关系中,我所需要于他人者至少不妨害我之生存,他人亦需要我至少不妨害他人之生存。若我妨害他人之生存,即为人类大众所不容,在人类之道德上即当加以制裁,国家法律亦即本此要求而定。且损害他人生存以图自己利益,在理性上既有违反,即自己良心亦所难安;此时要求自新,只有痛自忏悔,以免下次再蹈覆辙,所以佛言不应杀生。

第二,人类生活所需之物,不应互相掠夺侵占。如衣服、饮食、住宅及行路所用之舟车等物为维持生存所必需者,若不以正当劳力工作而获得之,乃用抢夺侵占等方法而非法获得,致使大众不能得安宁之享受,必至互相侵夺,彼此不能维持生活,此在理性上、道德上、法律上均有违背,即为人类大众所不许,亦即应予以道德上、法律上之制裁。既犯者应速忏悔,以免再犯,所以佛言不应偷盗。

第三,为延续人类生生不绝,需要男女婚配。但男女配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社会礼俗,方可达生生不绝人类繁衍之目的。若违背法律礼俗而乱行邪淫,即与人类之生存延续有妨害,而在道德上、良心上亦不合,故此种行为亦为人类大众所不容而必制裁之,所以佛言不应邪淫。

第四,为维持人类生存进步,则人之言语需要诚信。以人与人之间,无论处家庭、社会、国家、世界,必有共同进行之事业,此事之商量进行必赖言语表示,若所表示之言语都是诳妄欺诈,必致二人以上之团体不能存在,而所以谋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人生幸福之机能全失矣;且不只失去谋幸福之机能,而又妨害一切人类之事业,即为人类大众所不许,所以佛言不应妄语。

照上所说,人类若不相杀伤、不相偷盗、不相邪淫、不相欺诳,则人群安乐、良心愉快,即可以由成好人以成好家庭、好社会、好国家乃至好世界,而不违背做人之理性,故此四种为做人的根本道德。

第五,为贯澈上述四种之善行,尚需禁绝不良之嗜好。如饮酒、赌博及吸食鸦片烟等类毒品时,最易引起杀伤、偷盗、邪淫、欺诳等恶行;且一染此等嗜好,则自身被其束縳,而堕落其高尚之人格,生出许多害己害人之结果,故此一种亦在佛法五戒之列。于是,佛教人做人的基本条件,合此第五种,即是五戒。

此五戒虽为佛教人的做人道理,其实亦即人类所必由之正道、适合人生之真理者,不过此种真理要有高尚智德如佛才能澈底明了说出。

我们能依照上述五戒善法,以禁绝破坏人类之五种恶行,则可由身心安乐达到家庭、社会、国家之安宁兴盛、繁荣进化,更可进而维持发展人类之和平幸福。

此略谈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理原则,望大众深信实行,则可养成一新的人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用感恩的心来修行,智慧就会一直出来

今天我们修行要记住,要感念一切境界,用感恩的心来修...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

律航法师:三皈五戒的问答

三皈依的问答 问: 什么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归向,...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

香积法味供养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

【佛学漫画】《善生经》教你远离破财六事

本则漫画中,佛陀从戒论上讲了在家人需要回避带来恶报...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苦的定义就是逼迫,它来自三个方向

我们先看第一个示相。什么是苦呢?我们先知道,这个苦...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

人死了不是烧点纸就能解决问题

鬼的定义是什么呢?鬼类中的饿鬼比较多,鬼当中也有大...

佛法中的「勤俭宽和」

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勤俭宽和,是一位出家法师的墨宝...

【佛教词典】昙无谶

(385~433)梵名 Dharma-raksa。北凉译经僧。又作昙无...

【佛教词典】加行位

唯识宗所立五位之第二,即于十回向之后,修四寻思观,...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

填欲索利遭反扑

「今天比起昨天,宁静、清凉,真的很感恩。」东部的气...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正见

为什么要建立正见?正见当然就是菩萨的智慧。 因为我们...

星云大师《以忍为力》

中国是一个讲究修身养性、崇尚人伦道德的民族,五千年...

仿荤素食的危害

仿荤素食中的添加剂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

莲池大师对「归命」的详明诠释

归命,如波罗蜜例,倒语法也。归义有二:一者归投义,...

有些人念《地藏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你说业能转不能转?一念善心起,百万障门都消失;一念...

大安法师: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

人身难得,存在着尊贵与痛苦

在我们这个肉体,现在当前的肉体是随缘的,大家知道它...

星云大师开示健康八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希望病痛缠身,但健康...

临终十念称名,即得往生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在修正我们的思想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