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

2014/08/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

出家人专心用功修行,一定多少有成就,有些也必定有些神通。否则没有成绩给人家看,人家怎么相信佛教呢?实则信仰佛教,并不是信仰神通。成绩也并不在于神通,不过一般人喜欢神通,故从神通来说吧!

神通有好几种,一、“修得通”,依修行用功而得的神通。修行也有好多种,有依佛法而修行的,亦有依种种外道法而修的,都可以得到神通。这其中也有深浅关系。二、“术得通”,学种种术法的神通。如种种符咒之类,巫术啦、催眠术啦!五术:仙、医、命、卜、相,都是术得通。三、“报得通”,即前生所带来的印象。如鬼神道而来的;或前生学过五术,而与生俱来的种种异秉;还有鬼通、妖通、魔通、魔术等等的神通。

不论哪一种的神通,依神通而利人利己,岂不是很好吗?世间万事,有其利必有其弊!一般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利,不知其害。“修得通”必须下许多苦心去用功,最少须十年八年,有三十年、五十年才有了少少的神通。用这样很深的岁月的修行,去换取世间一点名利值得吗?

名利越多,继续修行的时间越少,神通也越消失!而名利的迷惑力很大,沉下去即不能自拔!慢慢就走入魔道了!对利人来说,一般人只求神通,而不求真理;只求自己的利益,而不为修行,也慢慢走入了名利的魔道,“引迷入悟”、“方便度众生”都变成了口头禅。

“术得通”种种的法术,可应一般人的需求,能安慰人的心灵,解决人种种的困惑。相反的,不法之徒也依此贪财骗色,依此迷人,也违背了因果与公理正义。一般所说的逆天行事,自己能得什么报应呢?不是孤独贫穷,即是五根不全,或短命多病,尤其是学奇门遁甲尤甚!

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人的贪、嗔、痴、名利心未消除以前,做事都是自私自利的。俗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若依法术而搞自己的名利,即其心已入魔,理智也迷惑了,作事能有功德吗?信神通的人只求他力的帮助,不求自己用功精进,即很容易陷入魔道,“报得通”亦复如是。那么神通利人多,还是害人多呢?那就在我们智慧的运用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利,而利益世间呢?依佛法而修养心性,修道德与人格,消灭贪嗔痴与烦恼,使身心清净与快乐,使生活有意义和目的,即是真正的利益,也是将来无限的利益。若是只求眼前神的赐予,其利益很少。若是交了邪神或鬼类,其后果不堪设想。

再说,修行的成绩和目的不是在神通,而是在道德、智慧、慈悲,谁修慈悲心最大,智慧最深,道德最高,谁就是最有修行的人。如果卖弄神通,“显异惑众”,即是邪道的人。所以用神通度人,不但自己陷于名利,也带人入于邪道,除非自己是证果的圣人,否则大多皆是难以自拔。

如果证果的圣人呢?不但不为名利而卖弄神通,而且是能够知道众生的灾难痛苦都是业果现前的关系,只有教人修行、改悔才能究竟解脱。神通救人者,只是拖延他业报的时间而已,早晚还是要受报的,那么怎样才是究竟利益众生、度众生也不难明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怎样理解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至...

高僧们的他心通

他心通有种种不同,如果是已经证道的圣人,比如澍庵,...

佛度六师现神通

昔日佛在王舍国竹林精舍,广受君民尊敬供养,因此引起...

在禅定中看到的三件怪事

过去有一个高僧证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门,在禅定中看到...

神通抵不过业力

唐朝代宗大历年间,有一位隐士叫李源,原先是位贵族子...

念佛人为什么会着魔

问: 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

果报还自受

一日,佛陀问目连尊者说:如果你的敌人怒目冲冠,来势...

星云法师《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今欲脱离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以真心随缘,而成妄识,妄识...

父母过世为他们立牌位有用吗

问: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有一次我们讨论到我父母过...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会说话的两头瞒,不会说话的两头传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

【佛教词典】念佛往生

(术语)由弥陀大悲愿力之回向,信心发得,入于念佛三...

【佛教词典】摩达

(地名)国名。其国生摩达那果,故名。...

明月之心不可无

有一个老和尚到了垂暮之年,决定把衣钵传给弟子,无奈...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

念佛的利益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佛名。 一称南...

敬与不敬之别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众弟子当中...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印光大师:佛视众生皆是佛

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佛视众生皆是佛,...

害者逼恼他故,正障于慈悲

随烦恼二十: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