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如瑞法师  2014/1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能够看破世间虚妄不实的种种法,不随着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境缘或喜或忧,内心充满自在宁静,没有贪嗔痴的烦恼,这是最吉祥的。

八风不动心:“八风”也称为八法,这是世间人所爱和所憎的。为什么称为风呢?因为这八法能够煽动人的心,所以称为“风”。这八法的内容是什么呢?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风:比喻世间有八种法,就像风一样能煽动人的心,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利:利益,或凡是对我有益的都名为利。如世俗的人,得到钱财或其他好处等等。

衰:损减,失掉了可意的事。这是说凡有减损于我的,都称为衰。衰与利是相对的,一得一失。一般人在利来了的时候,常被利所转。那么又在失掉的时候,被失掉所转,处在极其苦恼的状态之中。

毁:诽谤。无中生有,虚构不实。谤毁一般是不现前的。

誉:赞誉。誉一般也是不现前的,在背后用善言来赞誉。

称:称是称赞。称和誉稍有不同,称是称赞,是当面来赞叹。我们对于当面的赞叹捧场,能不能经受得起?也就是说在掌声中,我们的心会不会为其所动呢?

讥:讥讽。因为讨厌某个人,当面去讥讽他,讽刺挖苦。

苦:逼迫的意思,逼恼身心就叫做苦。因遭遇恶劣的缘境,身心受到逼迫,就不自由了。

乐:欢悦的意思。悦于身心的就称为快乐,遇到了好的境缘,身心就会欢喜。

总结:八风分为四个正面,四个反面。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种事,就像风一样能煽动人的心。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八法都是考验,应时常检点自己是否被这八法所煽动。

我们听过佛印禅师和苏东坡的故事。佛印禅师很了不起,苏东坡亲近佛印禅师。有一天,苏东坡写了首偈:“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以后,就让他的书童划船过江,送给佛印禅师。佛印禅师接过偈子,在上边批了两个字,就让书童带回去了。当苏东坡看到佛印禅师批的那两个字,怒发冲冠,马上划船去找佛印禅师。佛印禅师见苏东坡来了,说道:“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放屁”二字就把你打过江来了!”

这就是说,“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在这八法跟前能够不动,不被境所转,这个不容易!

我们念佛人也是如此,不管遇到什么境界,这句阿弥陀佛都要坚持到底。风来是阿弥陀佛,雨来也是阿弥陀佛;利来是阿弥陀佛,衰来也是阿弥陀佛;毁是阿弥陀佛,誉也是阿弥陀佛。如果不被这八法所动,我们的心当下又是怎样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心灵的四个品级

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

安住在无所得的心

我们再往下看什么是生灭的相状,什么是不生灭的本体。...

原谅别人才能解除内心压抑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

吾和身的关系

【普劝修持一。或人问孔子曰:人有迁家而忘其妻者。有...

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主要依止的理论就是建立因缘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认清生命的意义与自杀的真相

时至今日,社会各种问题不断的发生,由于很多人对生命...

布施供养,广结善缘

佛教非常重视结缘,不但结缘还要结善缘要广结善缘。但...

禅宗看话头的用功方法

禅宗的法门呢?我略讲两句就好了。虚云老和尚他老人家...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 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

【佛教词典】故妄语戒犯缘

亦名:小妄语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六缘成犯:...

【佛教词典】权智实智之一心三观

(术语)如来所证之一心三观,为实智之一心三观,如来...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

既回向往生极乐、又回向现世安稳,是否如法

问: 顶礼法师!弟子知道一切善法都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

大佛与大罄的对话

有一间大佛寺里面,供养了一尊很大尊的铜制佛像,在大...

礼拜观音菩萨,可以得到不思议加持力

明朝时有僧人如幻,他有个朋友懂得易理。跟如幻说,你...

圣严法师《禅的入门方法》

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顿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缘起性空,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禅师,比如五祖师戒禅师一转世成为大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