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家居士的婚姻观

2014/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家居士的婚姻观

一提起佛教,映现在许多人脑海的,可能就是没有家庭生活的出家人形象。实际上,出家只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佛教徒的成分总是以在家居士为多。居士通过婚姻,建立家庭,既维系种族的繁衍,也护持出家人的修行,为出家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因此,佛教重视婚姻问题,对婚姻的条件、婚姻道德、离婚等问题都有许多论述。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种族和阶级歧视。在佛教看来,婚姻的基础应当是当事者的感情,而不是宗教信仰。在早期佛典中,曾经多次记载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结婚的故事。

佛教核心的婚姻道德规范是不邪淫,在这一基础上强调夫妻的互相忠诚和尊敬。

不邪淫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五戒”之一,是直接针对在家佛教徒制定的,是佛教徒的道德底线。对于出家人而言,第一大戒是不淫,即断绝任何性关系,否则即被逐出僧团。对在家人来说,在尊重个人意志,合乎国家法律或社会公共习俗的前提下结成夫妇关系,是人类繁衍的健康基础,也是有史以来人类最重要的生活形式,因此夫妇间正当的性生活是必要的。可以说,佛教对出家人的要求是禁欲,对在家人的要求是节欲。

不邪淫的内容是禁止一切不正当的性爱关系。什么是不正当的性爱关系?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夫妻之外,与其他男女、畜生等发生的性关系;二是在夫妻之间,贪恋性爱,不注意地点时间的反常性行为,比如妻子怀孕期间可能伤及胎儿的性生活等。

根据这一精神,佛教对于婚外情、同性恋、兽交等应该都是反对的,同时在夫妻之间,则尊重夫妇间的性意愿,提倡文明健康有节制的性生活,反对过分沉溺于性欲,无限制地放纵自然本能。

在不邪淫的基础上,佛教提倡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善生经》是指导在家居士生活的重要经典,在夫妇关系上,它指出:妻子对丈夫要敬爱服侍,料理家务;丈夫对妻子要提供服饰饮食,忠诚爱护。

婚姻道德问题上,佛教特别重视家庭的价值,强调维护家庭的稳定。对于已婚者,如果有嫖妓和通奸行为,必须严厉谴责。

“不满意于自己的妻子,与娼妓厮混,与他人的妻子纠缠,这是人毁灭的原因。”(《Sutta-nipata》108,《南传大藏经》第24卷,第40页。)

如果发生性关系,其基本原则是绝对不能插足已婚妇女,破坏他人的家庭:

“不能在独身状态中生活的人,至少,不应破坏他人妻子的贞操。”(《Sutta-nipata》396,《南传大藏经》第24卷,第143-144页。)

佛教对离婚没有明确的论述,其基本态度是重视家庭稳定,也不绝对反对离婚。如果家庭出现裂痕,佛教提倡破镜重圆。《四分律》卷3说:“若男女先已通,而后离别,还和合。”就是鼓励夫妻和好的意思。不过,如果婚姻由于种种原因的确不能维系,佛教徒也是可以离婚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情欲而离婚,在佛教看来是不道德的。

近代以来,中国佛教努力把佛教的精神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海外佛教中流行的佛化婚礼就是一个重要体现。佛教婚礼至今没有统一的形式,其基本精神是夫妇向佛宣誓,信仰三宝,实践佛法,夫妇和睦,相敬相爱,建设和乐慈爱的佛化家庭。笔者曾参加美国休斯顿玉佛寺的一场佛化婚礼,步骤有22项之多。其中德高望重的法师担任证婚人,为新人开示,阐述佛教对婚姻的看法,鼓励新人以佛陀的教导指引生活,白头偕老。新郎新娘向佛陀问讯,并在交换戒指以外,互相交换佛珠。大约30人的菩提合唱团在钢琴伴奏下为新人唱祝福歌曲,歌中唱道:“佛光注照,喜庆增辉,众欣净侣成眷属,齐发菩提心,良缘永固,同修福慧行。”

庄重神圣的婚礼仪式,对新人是很好的宗教和道德教育。婚礼不仅强化了他们的宗教信仰,更加深了对婚姻和家庭的责任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问: 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圣严法师答:...

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女人获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有些人说:佛陀两千五百多年以前说的这个经,现在是不...

婚姻过得很痛苦该怎么办

问: 师父好!前面几个月,心情都很平静,诸事比较顺...

男女之情让我们脱离不了轮回的苦海

世间最让人流连痴迷、割舍不下的就是男女痴情。男欢女...

丈夫有婚外情该怎么办,是否可报复

问: 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该怎么办,是否也可报复?...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一、建立婚姻的共识 我们讲建立佛化家庭,是希望从你们...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前言 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推荐】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

一生中这八种朋友是必不可少

有这样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我们便急着把...

现在能听闻佛法,应该珍惜这一因缘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

造恶削减功名,行善增长功名

我们抉择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就是抉择到一切由因缘造...

【佛教词典】摄僧自然六相开秉羯磨

亦名:自然六相开秉羯磨 资持记·释结界篇:“问:‘六...

【佛教词典】和伎者

(杂名)即助手也,楞伽经四曰: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几种?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说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宝...

星云大师《随缘不变是最好的性格》

《大乘起信论》是我最喜爱的佛教经论之一,我曾经五次...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问: 在家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请师父详...

附体的仙是造什么业才得这种果报的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印度佛学略史

结集三藏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

出现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惧也不要嗔怒

在修行过程中都是凡夫,对一些事情一些人冷漠没有热情...

一个人有所住,就被它所转,就被它所系缚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

月光儿生天的因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在此城中有一位婆罗...

不孝父母,学佛一切皆无意义

想想父母未生我们以前,我们本什么也没有。落生以后,...

没有上不去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海

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为了生存,很多人为寻...

圣严法师: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

有个女士以为结婚后人生从此有了依靠,结果先生却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