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2015/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这是指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具备开悟的条件乃至于成佛的条件,不用向心外的他人追求什么佛法。

就禅修者来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开悟靠自己。个人怎么修呢?方法是师父指导的,真正的悟见佛性则需自己用功,根本没有所谓的「门」,努力就是门。如何努力?放下自我的执着心、自私心、烦恼心、追求心、厌恶心、不耐烦心,那时就能见到佛性。易言之,如何放下是师父教的,见到佛性或智慧的显露却不是任何人给的,连佛也无从给你,那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

大家都会说,年轻人是有待琢磨的璞玉,是社会国家未来的主人翁;经过琢磨的玉,不是任何人变化出来的,乃是玉石本身就藏着玉。有些人认为只有少数天赋异禀的人才是玉,自己大概不可能是玉。就佛法的立场而言,这种观点是错的,佛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类固然有,即使连猫狗等所有大小动物,乃至于朝生暮死的蜉蝣,佛也承认它们都有佛性,只不过它们尚未经过人的阶段修炼,佛性尚未显现。

人类之中有智、愚、贤、不肖的差别,也是事实,但佛对众生平等看待,现阶段固然呈现出智、愚、贤、不肖的形态,其纯美的本质还是可以开发的。低能儿若加以教育,可能会自立自强。残障的孩子体力虚弱,父母和社会如果不放弃对他们的帮助和栽培,也可能会成为有用的人才。

佛法认为,人生匆匆几十年,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小段落,即使这一生已无希望成为大材,没关系,只要给他熏习、给他帮助,即使再不肖、再愚钝,也能使他的品质逐渐提升。如果观念转变,建立起信心和愿心,弱智者也很可能会变为正常而很有能力很有智慧的人。

对任何人不要失望,不得放弃。秉持「一切具足」的信念,对己对人都能给予鼓励和肯定,既不会自暴自弃,也不会小看他人;可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助助人的社会中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佛心与众生心都是一个心体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

达摩祖师度鹦鹉

参禅,乃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传之徽妙心...

电脑程序员的十条禅法

程序员是一份特别辛苦的职业,也是一个承受各种压力的...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

达摩大师:息诤论

夫法身至寂,近远等同;理性弘幽,玄深叵测。虚融妙体...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

【推荐】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我们人生的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

佛教不是说的,而是行的

古来的人,修道的人多,得道的人也多,这现在出家的人...

用功的入门方法

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

【佛教词典】身

(一)梵语 kāya。音译迦耶。属六根之第五,即身根。指...

【佛教词典】集会钟

(杂名)报法会始时集众僧之钟也。...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

仰信三宝,自感僧福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

星云大师:健康与长寿

所谓健康,一般人只想到身体的健康。虽然没有头痛,肠...

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

当时舍卫国有一个长者,妻子生一女儿,美秀无双。她刚...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这也是一个佛经典故了。有只鸽子...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紧张

问: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够自信,在大庭广众说...

福是种来的,不是求来的

过去有一个人问佛陀说:我身体一直很不好,我到处求神...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

捉贼啊

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

人生在世,留一点帮助别人

佛经里有一则譬喻故事,在印度有两个妇人,同时得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