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2016/10/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瓜的因不好,代表“恶”,豆代表“善”。我的瓜种下去了,现在知道错了,我现在豆种得很多,瓜会不会变成豆?不会!瓜还是结瓜,豆还是结豆。这就说明功过不能抵销。决不是我豆种多了,瓜就不结瓜,它还是一样结瓜。

无始劫以来,我们的善恶业因绝对不能抵销,但是“因”要变成“果”,当中要有缘,所以佛讲“缘生”。我的恶因很多,我不想结恶的果报,我就把恶的缘断掉。

譬如种瓜,我不想让它结瓜,我把瓜的种子放在茶杯里面盖起来,它没有土壤、空气、水分,经过一百年,它也不会结瓜,这是缘没有了。如果你把瓜种在肥沃的土地,它有水分、肥料、日光的缘,它一定生长得很好。所以,我们要想善成就,一定要修善缘;要想断恶,将恶缘断除,恶的种子就不会结果。

未信佛前所造的罪业,及信佛之后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这应该从三方面谈起:

一、未信佛之前所造的过失,必定恶因已种下八识田中,将后随机缘成熟,必感召恶果,造作何因,将得何果!华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若信佛学佛之后,善根大展流露,懂得广造一切善因,亦将感召一切善果,这话如何说呢?因为种善因必得善报故。依因果律而言,因果(梵语hetu-phala)是有规律的,不会脱离轨道的,因果是平等的,迟早总会受报的,甚至不会错乱的,因果受报轻重丝毫不差的。

因果之存在,不论有信佛无信佛,因果总是存在的,若有人深信因果,因果之存在,不是因信因果之后,因果才开始有;更不是不信因果,因果从此就没有了,若有人不信因果,因果还是宛然存在的,不会因你的不信而因果就自然不存在了。

是故:佛陀告诉弟子说:因果的存在与不存在,不是信有因果就有因果,信无因果就没有因果的,不是强辩来肯定的,因果不是佛陀的产物与申请专利品,因果是来自每个人心目中的造作,有造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无造作则无因果,如是正见,是名因果之义,因果不离心,心不离因果,因果由心造作所得,心能造作诸因果,心与因果正等无异。

二、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若以定业不定业,轻业与重业而言,就有差别了;若轻业或不定业,所造的恶因不很强烈,又能加上自己努力精进用功,广造诸善,大行布施、爱语、同事、利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是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恶因久而无因缘促成,必得干枯焦芽,因而不复造成恶果。

譬如一颗种子置于无水分及泥土的石头上,久而久之,被太阳晒干水分,又无泥土滋润,必将枯死无疑,轻业与不定业亦复如是。 若造下重业与定业,因果则另当别论了,重业与定业在八识田中,已构成明显的因果条件,迟早总是必报的,虽勤修佛道,已证成佛果,圣位亦有果报,圣凡不出因果,只是圣者受果报之际,心地如如不动,不恐慌,自在无动本尊,内心始终光明无惑,何以故?因为圣者明白造何因必感召何果啊!

三、化业力为愿力,以愿力净化业力:如果修行者的愿力坚强,能勇猛精进,往往可以将业力转为愿力的,这要看行者的智慧与悲愿的造化来决定,这话如何说呢?因为,有业力则无愿力,有愿力则无业力,业力与愿力不能同时存在;修行者就是将愿力抖擞图强起来,将业力加以净化而已!

若业力不能净化,不能清净圆满,那么,凡夫修行就休想成佛了,既然修行可以成佛,业力就可以转化为愿力了,何以故?因为佛是由凡夫而得成就的,佛可以成佛,我们亦可以成佛,成佛是人人平等的,我们欲得成佛,必将业力净化为愿力,依愿力而净化业力。

念佛者实为恶因之减损缘,能将恶种子蚀腐,故曰消灭,理非矛盾。更应知此是以缘转变其成分,决不是善恶抵销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

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

《南无宝胜如来》圣号讲解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

善护口业

一日,佛陀与阿难到王舍城中托钵乞食,结束后走出城门...

不要购买有佛像标签的香烛

卖香这件事,最容易培福,也最容易造罪业。制造粗劣、...

如何为亡人称名回向

早晚功课,为亡人称名回向。森则按照普通丛林功课,每...

持戒清净者能得五种功德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

带着善良出来混,迟早会有人还的

今年24岁的美丽姑娘名叫Liz Woodward,目前在美国新泽...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从净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赠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赠,器官捐赠在佛教界有多次地...

人生如戏努力演

在与一位居士聊天时,他问佛教到底是怎么样的,自己忽...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

【佛教词典】贪欲增上果

【贪欲增上果】 p0978 瑜伽六十卷六页云:若器世间、一...

【佛教词典】觉了

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

修行第一关,就是看我们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

当善良遇到狡诈凶残 它们灭绝揭示人性黑暗

编者按: 蒙上马的眼睛推下悬崖,仅仅为了自己的影视作...

很多人念佛都忘了这四个字——收摄身心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

如何看待算命一说

问: 一个人的生辰八字给两个会算命的居士算,却算出...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

星云大师《如何善待亲友》

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善待亲友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是非...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