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2016/1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

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大凶德和弱点:傲慢和话多。某种程度上说,年轻的曾国藩犯过傲慢和多言的错误,但他都能在事后认真反省、改正,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人格,所以曾国藩说的“凶德致败者”是他从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训诫。

1. 傲,败亡之道。

但过于高傲自恋却让关羽败亡。关羽在樊城水淹七军,就有些得意了,东吴方面当关羽听说孙权拜陆逊为将代替吕蒙时,他说:“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震!”

而富于谋略的陆逊代替吕蒙后,又是写信又是送礼,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关羽更是麻痹大意。对于别人的话,关云长根本听不进去,每每都感觉自己下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而别人说的都是没用的。最终被杀害。

2. 多言,贻害无穷。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这一点。

曾国藩认为,如果想用言语超过压制别人,即使胜了,别人也不会服气,为人处世上,还是应当谦逊一些为好。争吵往往没有是非可言,结果常常会意气用事。一个人牢骚太多,结局必然抑塞,无故而怨天,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人必不服。抑郁不平之气,往往伤人害己。

“戒多言”的本质是在面临人和事的时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祸从口出、乱从口出,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临事不纠缠、少争论的行动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

曾国藩的平生「三畏」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星云大师《人生是过客》

有人说,人是宇宙的主宰;但也有人认为,人是宇宙的过...

能低头,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有人间: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

四小不可轻

般人常有看轻别人的毛病。见到一个人只有小学学历,就...

人生中需要放下的八样东西

1、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心灵的...

诚实而又有意义的话

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在临终的时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加持,但不能改变你的思想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梦的意义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最讲究吃的艺术,有人...

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1、放下争论对错 有许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也是犯错的,...

【佛教词典】慈霔

(杂语)以慈悲之雨注于人也。唐高僧传(智顗传)曰:...

【佛教词典】华严经七处九会

(术语)八十华严经一部有三十九品,七处九会所说。六...

以什么样的心态听法,能得到最大利益

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佛非水洗众生罪, 亦非手拔...

佛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一、揭秘之说 佛在本经中告诉我们法界中还有一个极乐世...

吃动物的肉,迟早要还的

业障越来越重,智慧就越来越薄,福报就越来越浅。于是...

【佛学漫画】维摩诘居士

维摩诘居士...

星云大师《佛学的组织法》

第一篇 三藏十二部 壹 前言 释尊说法四十九年,为后世...

印光大师《复郑伯诚居士书》

见面以来,已经满六年了,不仅年龄巳更改,连国家的历...

【推荐】太能算计的人,实际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

什么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

界诠法师的出家因缘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慈心不杀,当吃长素

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