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星云大师  2017/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禅师坐禅之后,看两名弟子仍然若有所思,便指着院中的两棵老树问道:“你们看这两棵老树,已经在寺中经历了上百个年头。如今,这两棵树一枯一荣,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云岩答道:“枯的好!”

药山禅师看着他们,并未讲话,恰逢一位侍者从旁边路过,于是药山禅师便将他喊了过来,问他道:“你看院中的这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它枯,荣者任它荣。”

药山禅师面露微笑,赞许地朝侍者点了点头。

同一个问题竟有三种不同的答案:“荣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情清净淡泊,“枯者由它枯,荣者由它荣”,这则是深得禅宗意旨的达观自在之境:既然己心无染、清净圆满,那外物就顺应自然、各随因缘好了,又何必在意草木是枯是荣呢?那是它们自己的权利啊!所以有诗曰:“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花草树木的枯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以及昼夜的更替、四季的轮转,都是自然界里极其平常的事情,而一旦与人的个人际遇联系,便会生发出无限感慨。大多数人都会因为美好事物的逝去而感伤慨叹,但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枯有枯的道理,荣有荣的理由,本无好坏之分,荣枯都好,不好只是个人根据主观感受作出的评判而已。只有真正做到“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的人才能够宠辱不惊,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那么这种达观自在、清净污染的心境,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

从日常修行中得来。世人多羡慕禅师高僧的洒脱行径与自在心境,期望自己的心也能永远保持在自由自在的状态里。但是,大家往往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这样的心境必须通过坐禅和念经才能得到。其实,对于生活琐屑的凡俗众生来说,坐禅和读经一般只能让你获得暂时的安静,却不能为你带来永恒的安宁,更不用说真正的自在了。其实,修行是以你自己为主体,并在生活中一点点获得感悟的过程。这种过程,更多的需要我们将自心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自身的行住坐卧、喜怒哀乐里发现自性的清净无染;从天地的日升日落,阴晴圆缺里觉悟世间的无常与自然,从身边的有情众生、无情万物里体悟生命的缘起性空。那些行径洒脱的禅师之所以看问题透彻,行事活泼自然,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天地万物间,一点点修行领悟出来的。这不仅是参禅悟道的不二法门,也是指导生活的无上智慧。

从思考参悟中得来。达观自在的境界虽是与生俱来,但早巳被现实改变的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参悟才能将它拾回。正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无缘之人并不是指根基太浅或者作恶多端的人,而是指求佛态度不端、自身不肯努力参悟的人。这种人就像是一座大果园的主人,看着满园盛开的花朵,只顾欣赏或炫耀,却停止了一切劳作,荒废了摘取果实的最好时光。所以,要想达到心地清净,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一些芜杂的思绪、纷乱的念头想清楚、弄通透。通过这些思考,你不仅会发现自心的真实欲望与渴求,也会顺带参悟很多生活的道理。当然,思考参悟也不是盲目地空想与纠结,我们也要学会适时转变思路,时常换一种视角看问题。有时,一念的转变,就通向了智慧,也通向了安然和大自在。那位侍者能答出高妙的“枯荣随意”正是把“是枯好,是荣好?”这样的选择题变成了“我为什么要在意?”这样的问答题。问题的性质变了,答案的境界自然也会跟着变化。

从慈悲布施中得来。很多时候,搅乱我们清净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我们太过于在意自己的,隋绪和想法,这个放不下,那个不满意,自然会纠结于“这个好?那个好?”这样的问题。而慈悲之人,他们时刻想的都是众生,是别人的福祉。他们宁肯放下自己,也不在意别人对他的伤害。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去计棚口些琐屑的、无聊的问题。没有了这些问题,我们的世界自然就清净了许多。“事无好坏,唯人拣择”日出有日出的精彩,日落有日落的美丽。不如做—个达观的慈悲之人,放下这些无谓的评判和选择,安心于众生的福祉,你最终会收获—个自在圆满的人生!

佛光偈语:

日修行,夜修心,生活处处有禅音;

悟自心,参自性,一念觉时心自静;

行慈悲,无挂碍,心自安宁任逍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众生心若有垢,法身则不现故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

圣严法师《方向感》

建立生命的方向感是我这几年所积极提倡的一个观念,我...

生老病死时如何放下心身

问: 生老病死有很多痛苦,我们应如何放下心身。 答:...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问: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最近单位在搞各项突击检查,大家都忙得手忙脚乱的,因...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唯依名号,安住自心

我们会在这个世间上投胎,这件事情是有它的业力,背后...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职场的特效药

有钱当念无钱日,得意休轻失意人。为道了无寒暑变,利...

星云大师: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

先承认自己是坏人

一个人生存在世间,身口意随时都在造业,身体上的举止...

星云大师:做一个好公务员

我们在国家机关服务,应该要有一些基本的观念,才能把...

【佛教词典】覆钵法解法

亦名:解覆钵法 济缘记释云:“律云,居士闻阿难告己云...

【佛教词典】三时坐禅

(杂语)早晨之坐禅(粥后已时),晡时之坐禅(申时)...

精进破懈怠

懈怠一定堕落。懈怠就是人没有自信,身体很懒,懒得不...

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师说:一般的人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正如法师:一切生命都可以成佛

01、生命平等、至高无上、无限尊贵,不论形体。 02、...

生命的短暂与可贵

时至深秋,天气的寒凉催促着人们添加衣裳。那些在夏季...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

轮回故事:晋代名将羊祜找到前世遗物

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

世人因财产遭殃的真是很多

大庄严经论说:有一次,佛和阿难在舍卫国的旷野中行走...

慧律法师《说僧尼是非过恶犯无量重罪》

时常会听到有些出家僧尼、在家居士或者社会人士,喜欢...

婆媳关系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修忏悔应该兼具事理并行

我们讲到忏悔的种类有两种:一个是事忏,一个是理忏。...

你是在饮用一杯「咸水」吗

古时候有个财主,从拥有九十九只羊的那一天起,就眼巴...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问: 请问法师,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该注意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