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净界法师  2023/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又要抓着外在的,今生又要活得快乐,又要开显心性,没有这回事情。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你自己要做出抉择!你如果觉得享受人生很重要,这个受对你很重要,你这辈子就没有资格谈心性了,那你就永远活在妄想,而且你的业力也比其他人重。

一个人只有放弃对今生的感受跟追求,你的心性就会出现。当然还有一定的方法,但是基本功就是,你今生只是来还债的,你不能用你的感受来面对人生,你要让业力到此自己消失掉。说简单点, 你不能跟你的结果,不能跟你的果报互动。你不能跟它保持互动,它来你知道它来,它走了知道它走,你一旦跟它互动,你就很惨了!临终时你带了满身的业力,你是不可能往生的。

所以,就是说,人生在初学阶段,没有人又要享受人生又想往生的,没有这回事情。所有的业力都在人生的结果里面等着你,你一旦攀缘结果,你就沾上业力了,就这么简单!生命的结果跟业力是一体的东西,你不想惹业力,你就把今生放弃,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你一旦攀缘人生,你就要付出代价。你说:“欸,今生的果报,是我前生修善积集来的,我应该享受。”没有错,你应该享受,但是你要付出轮回的代价。

所以,就看你对人生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你只是求增上生,那你享受人生也就没有错,因为这本来就是你的。但是我要提醒你,你放弃人生你一点都没有损失,你会有更好的东西出来。如果说你放弃了今生,你是吃亏,那佛陀叫我们做,佛陀不是讲错了吗?佛陀肯定有更精致的东西报答你。

就是说,为什么我们在谈心性之前先谈业力?因为你不能碰业力,你必须把业力放弃。外境放弃了,你的心才有办法全心地去向内观。你一天到晚向外攀缘,那你就没有心性了,是这个问题。

所以,空观是个关键!让你能够脱尘,先把外尘脱了,然后再脱识,再把妄想脱了,心性就出来了。它是两个阶段:先远离外境的执取,再远离心中妄想的执取,你的本来面目就要出来。所以空观的智慧,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一个人他的人生的转折点就在这里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中国三大处世奇书最精华30句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修身养性...

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比舍是个出名的珠宝商人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一次,比...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

未来比过去更美好

江苏江都人,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

圣严法师《我要活下去》

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

学做「平凡人」

他比我职位高、比我更有财富和资源,比我得到更多的关...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虽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么是妄想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如...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佛教词典】无上宝聚

(譬喻)以譬作佛之记别。法华经信解品曰:佛说声闻当...

【佛教词典】顺取与非顺取

【顺取与非顺取】 p1109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八卷十页云...

你要常常这样想,我相就没有了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

没有上不去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海

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为了生存,很多人为寻...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佛印法师为苏东坡指点最好的风水宝地

苏小妹自从听了算命先生的相面、测算以后,就一直在想...

证严法师:弃婴

做人本来就很苦,一出生就遭人遗弃,更是痛苦。 有一...

善人则亲近,恶人则远避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

家庭不光是亲人的聚合,亦是利益的结合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儿女等虽是亲人,亦是...

为谁辛苦为谁忙

在汲汲营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想过人生在世的...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第一讲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

芹菜的六大食疗功用

生活中,有很多人吃芹菜只吃梗而不吃叶,从营养学角度...

自心念自性佛

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担,自己念了,阿弥陀佛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