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百万佛号闭关体会

2017/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百万佛号闭关体会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诸法门中,唯净土为最。生而为人,有幸听闻佛法,特别是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那可是一件旷劫难逢的大幸事,意味着我们可以自此超越轮回、永别三界,进而安住于无上正觉之光明彼岸。对于初入佛门的莲友而言,需要学习的佛法内容很多,本文主要向大家报告一下末学在闭关念佛实修过程中的点滴心得体会,希望对初机学人如何念佛能有所启发,不当之处恳请诸方大德批评指正。

发大誓愿,以愿导行

参加东林寺的十天百万佛号闭关,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二〇一六年七月一日,终于机缘成熟,我如愿以偿地参加了向往已久的闭关修行。因平时念佛不多,且以散念为主,所以基础较差、起点很低,要如期完成一百万声佛号,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十天下来,经历了一番辛苦磨砺,自感收获很大,受益良多。

从七月一日下午二时正式入关,到晚上十点上床睡觉,整整八个小时内,只念了四点五万声佛号。我内心不免有点着急,如此念法可能难以完成每日十万的任务,因此感觉蛮有压力的,心中告诫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要加倍精进了。

第二天早晨,我三点五十起床,匆匆洗漱后,就开始争分夺秒地念佛。因用功心切,致使着急上火,咽喉肿痛,眼垢增多。恰巧前两天有位师兄送我两小包牛黄上清片,为了不影响后续修行,就吃了几片,并口含草珊瑚含片,坚持念佛不辍。

到第三、四日,喉痛加重,偶有干咳,头亦微痛,鼻涕渐多,感冒症状出来了。于是赶紧服了一片“康必得”胶囊。此时心想,平时身体挺好的,怎么闭关就生病呢?这或许是业障起现行了,也算是重罪轻报吧。针对出现的状况,我真诚地忏悔和感恩,在内心深处不停地为自己鼓劲:想想关房外面那么多义工师兄长期为大众服务,都没有机会闭关修行,自己算是非常幸运了;护关师父及师兄们精心照料我的生活起居,使我能安心办道,龙天护法更是在冥冥中加持护佑,我怎么能辜负他们呢?复念及身居道场吃十方供养,“施主一粒米, 大如须弥山”,若不能用功办道、精进修行,实在是对不起所有的人,更对不起自己—不精进就是造业啊!所以,振奋精神,发大誓愿,宁可不吃不喝不睡,誓死也要完成十天百万佛号的目标。

我患有较重的腰间盘突出,已经到了压迫腿神经痛的程度,稍微坐久或行久一点,腰腿就疼得受不了。因为坐着念佛特别容易昏沉,速度也慢,为了确保完成任务,只能以经行为主。开始几天,经行一小时腰腿就疼痛难忍,于是就盘腿打坐缓解一下。七月九日之后,已能连续经行四个多小时。自春节后,十指中间关节患上了莫名其妙的疼痛症,可令人惊讶的是,持续了好几个月的病症竟然在关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原来肠胃功能不好,一日三餐中,稍吃晚点都受不了,可在关中需要过午不食,竟无任何不适之感,乃至后五天坚持日中一食亦无大碍。确实是佛力加持,不可思议!

念佛秘诀:念清楚、听清楚

入关两三天后,对于每天完成十万声佛号,在数量上已经心里有底了。但同时深感在质量上差距太大—妄想杂念纷飞,净念只是间或有之而已。虽然往生与否是由信愿决定的,但对于一个志求上品的行者来说,这种状况确实令人深怀惭愧和惶恐!正如憨山大师《费闲歌》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入关以来,虽无外缘干扰,但念佛仍不得力。眼、耳、鼻、舌、身五根还算容易摄守,不向外或者较少向外攀缘,唯独意根最难摄守,简直是心猿意马,难降难伏,不是思前,就是想后:过去种种经历,造作营为,得失成败,假如当初我要如何如何就好了;乃至未来出关之后种种计划,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办什么事,等等等等,“世事尘劳常挂碍”,一点不假。因此,深感《闭关规约》中所强调的“念清楚,听清楚”,实在是摄心之要诀。如果心中在打妄想,则必然是有念而无听;若能口念心听,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妄想就不容易起来了。

七月三日,我在日记中写道:“念佛务求不昏沉、不散乱、不夹杂、不间断。”“时时警醒自己如在地狱火坑边行走,一失佛号,就会堕落下去。”如是警策之下,果然妄想打得少了些。由于注意力相对集中了些,每小时念佛数量由六千、七千提升到七千、八千的阶段。

但是,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妄想杂念非常顽固,如何破除烦恼、如何降伏其心,始终是我们学佛修行的核心课题。五六天下来,看看时间过半,自觉念佛除能完成数量外,摄心还完全不上路。不知不觉中,内心生起一股“身在关中心恋俗,千年不出也徒然”的感慨!焦虑的情绪和失败感充斥胸臆,甚至怀疑自己此生是否能够真正往生、真正得度!由是思惟:净土一法,既然为十方诸佛所赞叹,必定是真实可信、唯一可靠的无上妙法。在七月六日的关中笔记中,我写下四点感悟:一、净土一法,不唯己力(我辈恶业凡夫,障深慧浅,根机陋劣,不堪自证菩提),实乃自力与他力相结合的法门,是自己的行愿力与弥陀的摄持力相感通,最终融自己持戒念佛的定慧力入于阿弥陀佛大悲愿海而得以圆成。二、以深信切愿、至诚皈命,感通弥陀慈悲救度。唯有死心塌地仰赖阿弥陀佛救度,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三、净宗自有无上禅(我初入关时之所以有上述诸般焦虑,是由于过去学禅宗,既未能透彻“禅净不二”之理,又未能全身心仰赖弥陀的缘故)。

大势至菩萨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都是在说无上禅法。《印光法师文钞》云“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此即须保持高度“觉照”,暗合“禅”之道妙。《闭关规约》强调“一念单提”“不急不躁” “念清楚、听清楚”,即“念佛圆通”与“耳根圆通”本来不二,有互彰胜妙之功。四、在阿弥陀佛的佛号光明中,熏染弥陀如来的果地功德之香。念佛日久,积功渐深,沐浴着弥陀的无上功德,我们亦可凡情褪尽、香光庄严!

道理想明白后,疑虑困惑大为减少,能够老老实实念佛了,仰赖着弥陀慈力,将身心沉浸在阿弥陀佛的慈光摄受之下。念佛之时,偶尔脑中亦出现一些佛言祖语,以及“见”一些幻景幻相,统统放下不理!“除念佛外,不起别念”,乃至佛言祖语亦是“别念”!此时,唯有安心念佛,其他一切不管:老实念佛是我的事,至于往生与否及“华开见佛悟无生”与否,那是阿弥陀佛的事!他老人家的事,就不用我们操心了!

念佛摄心的方法

对治妄念和散乱之法:一要痛念生死苦,二要念清、听清、记清。

前者是根本,是总原则,只有真正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深信切愿,才能心不放逸;后者是技巧,是对治散乱的具体方法,若能够念清、听清、不记混,则身、口、意全摄于一句佛号,心缘佛号,妄念自消。

师父开示四种念佛方法,出声念(声带震动,久之易疲)、气声念(声带不震动,但靠气流与唇舌摩擦发声,久易伤气)、金刚念(发轻微音,旁人不闻,不伤气)、默念(口舌均不动,以心声念佛)。实践中,自己细心加以体会,初步总结出以下“三步”念佛法,以摄其心:

一、深吸气满,然后以气声快速念佛,形成一定节奏,并用心记忆这个念佛的音声和节奏,直到气尽闭口(此为“出气念”);以鼻缓而深地吸气的同时,用意念按前面出气时的节奏和频率念佛,即以心声念佛,同时用心倾听(实则“心念心听”);如此念时,如同前面所念的录音回放,直至吸气满怀、不能再吸为止(此为“吸气念”)。然后,复以气声念之,直至气尽,如此循环往复。此法好处:一是因为尽气而呼吸,强制妄念不能起,纵起亦不能久(若妄想一久,就变成自然呼吸了)。二是可使佛号声不因换气而停顿、间断,使“不间断”的要求落到实处(四种念法中,前一种因换气停顿,形成念佛的节奏、频率变化不一,时有间断)。

二、因前述一步法中,气尽后心声念佛,有时暗弱不清,故于气未尽、节奏尚清晰时闭口,按前律以心声念佛,用心倾听。如此,则念得清、听得也清。

三、待二步法纯熟后,出气时亦闭口以心念之、以心倾听。此时出入息皆为心念心闻,则能念能闻是一心,所念所闻亦是一心,久之可达“一心不乱”(此时乃为快速默念,配合呼吸,使心息相依、相一。纯熟后不必记数)。

若心音衰弱不清时,可重复第一、二步法,再过渡到第三步的境界。此需反复练习,不断强化之。但能“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积功日久,必定可获不可思议之妙用。

此外,还需注意防止如下两种错误:

一是为了专求数量(速度)而仓促求快,致使吐字不清。把“阿弥陀佛”念成了“阿弥陀”或“阿弥”,这样就使四字洪名变成了三字二字,极为不妥;二是口与手不一致,念得过急时,易出现手按计数器(或捻念珠)的速度快于口念。如是,则身体的动作与口念之佛号不协调,两个频率相干扰,最终难以达到身心一体(手口一如)、一心不乱的境界。此二细节,不可不察。这里,关键是要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不可没学会走就急于奔跑,切勿犯这种急躁的毛病。

当然,也要处理好速度(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过缓则易夹杂,过急则易错乱。缓慢而无压力,则妄念必多,易生懈怠;太过紧张,则令心口手不协调,亦难以一心专注佛号。总而言之,要把握好速度(数量)与质量(摄心)的关系,保持适度压力,绷紧一根弦,则可摄心正念,心不放逸。

总之,念佛时要不急不缓,念兹在兹,念念坚固信心,念念愿求往生,不求见佛、见光、见好境界。如此念去,自然净念相继,净业法尔自成。

《净土》杂志2016年第5期  文/隆法居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开发超级记忆力的窍决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旋...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临终业障现前没有念佛,能往生吗

问: 病人平时信愿具足,念佛功夫不错,但临终时业障...

娑婆世界道难成

【娑婆魔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乐,...

能够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叫多善根?多善根不是你自己有多少善根,而是阿弥...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吗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推荐】静坐的姿势与数息观

【禅修的方法】 静坐的姿势 初学静坐者,即应养成正确...

四十八大愿——(第30愿)智辩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懈之一字,为世间最恶毒之物

懈者,倦之渊薮也。世之万事,若沾住一懈字,作事者纵...

临终时要摆脱妄想的执取干扰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

【佛教词典】应修习乐

【应修习乐】 p1400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二页云:应修习乐...

【佛教词典】末教

谓枝末之教。指三乘教、小乘教。为“二教”之一。全称...

同以不思议持名之妙行

蕅益大师说,我们一个人在成佛之道,其实最难最难的地...

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禅宗有许多文武双全的高僧大德,释方老和尚就是这样一...

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我常说: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对待别人,一般人...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这个地方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所成就的...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楼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诚,还是要担当社会的责任

楼宇烈老先生刚过了80岁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

四种抗衰老养颜食物

1.抗衰老食物:西兰花 西兰花属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抗氧...

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

圣严法师《温柔对待亲爱的人》

对待家人,我们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