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伽蓝菩萨的前世今生

2017/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伽蓝菩萨的前世今生

佛教的伽蓝菩萨是寺庙丛林的护法菩萨,来源于印度。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褊视,统称“伽蓝圣众菩萨”。

在印度佛教里,一般伽蓝菩萨是古代护持佛法的伟大国王,如阿育王等。佛教传入中国后,比较普遍的是用关公形象作为伽蓝菩萨的代表,中国民间称伽蓝菩萨为伽蓝尊王、伽蓝千岁。

关公(公元160-219年)名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叱)人。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忠肝义胆,骁勇善战,一生随刘备转战南北,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是东汉时期威震华夏的著名将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年),败走麦城,宁死不屈,被东吴孙权杀害,历史上的关公就是这样。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中这样叙述:

却说关公阴魂不散,荡荡悠悠,直至一处,乃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名为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见山明水秀,就此结草为庵,每日坐禅参道,身边只有一小行者,化饭度日。是夜月白风清,三更已后,普净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有一白面将军、右有一黑脸虬髯之人相随,一齐按落云头,至玉泉山顶。普净认得是关公,遂以手中尘尾击其户曰:“云长安在?”关公英魂顿悟,即下马乘风落于庵前,叉手问曰: “吾师何人?愿求法号。”普净曰:“老僧普净,昔日汜水关前镇国寺中,曾与君侯相会,今日岂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某己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普净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

那么关羽成为佛教护法菩萨以及武财神,事实经过如何呢?

据《佛祖统纪-智者传》卷六载: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顗(智者大师),到荆州,欲于当阳玉泉山创精舍。这玉泉山相传为忠义大将关云长死后所镇。公元219年,关羽因时节气数所致,兵走麦城落入孙权所设陷阱,同年十二月首级被取并转送曹操。有志不遂,又含冤而死,故其英魂留连,镇守于此。

整整过了373年,大师来此地建寺,关羽便幻作妖怪阻吓,大师了无惧色,不为所动。一直到第七日,大师怜悯其曰:“你这样贪着剩余的福报,始终是在造作生死众业,自己不觉得悲悔吗?”说完那两句话后,各种恐怖的妖怪和幻象,就一起消失了!

因为关羽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人,闻法当下甚感惭愧,心生忏悔。到了晚上,云开月明,大师座前出现了二位威仪如王者风范的男子,年长的那位有美髯而魁梧壮硕,年轻的那位戴着冠帽,而长相俊秀。

年长者上前向智者大师致敬说:“余即是关羽,由于汉末时局纷乱,希望恢复帝室。但事与愿违,壮志未酬,心有不甘,死后魂魄,据山为王。大师德崇贤圣,为何劳神前来此地?”智者大师说:“我希望在此地建立道场,弘扬佛法,以报生身之德。”

关羽说:“肯请大师慈悲怜悯我,原谅我之前的愚昧行径,特别开恩施手相救,慈悲摄受。离此不远,我住的一山,形如‘覆船’,其土深厚,适合筑基建寺。我与我子关平,将建寺作为供养,护持佛法。希请大师先于此处,安心禅坐,七日之后即可完工。”

智者大师就于七日后出定,见到原有千丈湫潭之处已化为平坦的基址。其上栋宇焕丽,巧夺人目,建造速度如同神运鬼工一般。智者大师就引领徒众入驻于内,日夜精勤演说佛法。

有一日,关羽又相告大师:“弟子今日获闻出离世间的佛法,愿意洗心革面,转变旧念,求受戒律,永为菩提之本。”智者大师立即应诺,庄严道场,秉炉焚香,授予关羽三皈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智者奏于晋王杨广,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把关公列入佛法守护神行列,塑像供奉,使关公成为中国本土佛教神明。

关帝有感佛恩浩大,以其忠义之心誓愿永远作为佛教的护法。其神的威德,昭布千里,远近瞻仰祈祷者,莫不肃然起敬。

正是:

忠义英勇树典范奸邪闻名心惶乱

万家历代尊为神一身正气佑世人

怨心杀气恨未消深夜显圣魂魄飘

禅师善巧施点化誓护伽蓝了牵挂

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道德人物化身,又化身为伽蓝菩萨,与韦驮菩萨同是佛教大护法,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蓝菩萨关公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洛阳佛教》)

另据民国初年佛门高僧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赞叹曰:“关帝者在生时乃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殁后皈依智者,愿为伽蓝。护持佛法至今千三百余年,天下丛林之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愿弘法者,关帝一一护持亲近,岂今尚有未了……关帝之本,光何能测度评论哉。”

“关帝在世则精忠贯日月,浩气塞天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殁后神王玉泉山,隋文帝时,智者大师至玉泉,关帝特运神力,创建寺宇,又求授戒,以为菩提之本,兼愿拥护佛法。故天下丛林,皆谓之为伽蓝菩萨,而与韦驮菩萨,并镇山门。(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增广正编卷四·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

由此可见,佛教著作的记载以及高僧的印证才是关羽成为佛教护法伽蓝菩萨的真实经过,当然,印祖是谦言,他老人家怎能不知关帝本迹!只是我等凡夫不具法眼,妄起分别,甚至心生轻慢,造诸恶业。还望读此文者倍生敬信,广为传颂,获福无涯。

关圣帝君自皈依智者大师誓愿护法以来,常与护法韦驮尊天菩萨相伴,维护正法久住,伽蓝安宁。同时又警示修道人,谨遵佛法,弃恶从善,改过自新。又为真正佛子,驱除障碍,助以往生西方。其大慈大悲,恩威并济之功德,堪为世代人民所共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老豆腐的故事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呢我们跟大家...

寺院「斋天」有何含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编...

行菩萨道必有护法神拥护

行至村中,忽遇一男子,手执文明棍,一见我面,碰统两...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

你供养地藏菩萨像,出入都有护法神护你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

【推荐】执杵摧邪,护法安僧的韦陀菩萨

韦驮菩萨简介 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是佛教护法神之一...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众和在家众,从禅宗的角度来看,在修行开悟这一点...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

《文昌帝君阴骘文》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

邪淫的可怕

人们都知道杀业非常可怕,却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们...

修持佛法的21种徒劳

莲花生大士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 若你不...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

【佛教词典】无摄受真如

【无摄受真如】 p1073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四、无摄受...

【佛教词典】如意通

五通之一,六通之一。谓能如己意而飞行无碍,及自在转...

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

吃素应把握四原则

台湾是全球素食者比例相当高的地方,素食餐馆的数量相...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

经行有六点好处

经行和静坐是禅修过程中最基本的主要形式,这在经律论...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

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

念佛治忧郁症

这种忧郁症,也是现代文明病。那么据有关医疗机构统计...

【推荐】今日方闲,成办大事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别

问: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别? 大安法师答:...

心能转业卖斋立毙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