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宏海法师  2017/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的,有教德玄奘法师这样的,有达实性德像虚云老和尚这样的,有悲德像省庵法师写劝发菩提心文那样的。有巧为说徳,好比印光法师入文字三昧回书信便成传世之作,印光法师文钞阅者皆蒙摄受这样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有八分之一功德的就可以亲近了!

"学"

世间一切学问,义理很浅头绪很多,本来容易越学越难,出世间的真理,义理极深线索单纯,层层递进到最后,一句佛号便是一切法门。所以学佛越学越乱者,只因将出世间真理当作世间学问学了去,推比成局,斤斤计较,实在是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只因从未尝过何为纯真信心矣!

"功德与回向"

何谓功德?虽知我们皆有佛性,可是隐而不显,因此想法设法让其显现,在此过程中所集的功勋品徳。何谓回向,将功徳无条件分享予一切众生,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可让其成无量倍増长!

"弹琴"

修行如弹琴弦,不能太紧也不可太松,太紧容易断,索性背道而驰。太松难专注,无端磋砣岁月。

"守念"

学佛不论依那个宗派,修那个法门,只为守住我们这个念头,身为凡夫,不念智慧便念烦恼,不念佛法便念世间法,不念道法便念情爱,总归无有一念不曾在念。故而拜佛、诵经、持咒、打坐等一切方法,只为抢滩占据这个念头。让其净念越来越多染念越来越少。直至全是净无有染时,修行就成就了。

"真假"

凡夫虽有幸在佛法里度日,亦不过是风平浪静中心平气和,修行欲显真正功夫,非在尘劳中磨砺习气不可。保持觉性为成败风标,一念染著生时贪瞋痴并起,一念觉照起用顿入清凉,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反正我本师释迦牟尼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是真的,则现前一切境界皆是假的!

"颠倒"

佛门常言: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故而寺院必供韦陀伽蓝护法菩萨,守护道场浩然正气,以示行者所思所言所行,时刻如对佛天不敢有违。然今人大多淡了这个正知正见,欲成就一切恶业时,毫不惧举头三尺有神明,只要不被监控摄着便可高枕无忧。实在是颠倒的很!

"尽情"

今日又学得一修行法门,叫做「尽情」,说想了生死,须将自以为是佛法主意,尽情放舍。天生多情多义,尽情打扫。现前梦幻身世,尽情抛却。种种恶逆境界,尽情当作真实受益之处。一切名利赞誉供养顺境,尽情当作毒药。能如此修心,不打坐不看经,也能保出离生死!看起来这八万四千法门,真是只多不少矣!

"信心"

世间一切学问,义理很浅头绪很多,本来容易越学越难,出世间的真理,义理极深线索单纯,层层递进到最后,一句佛号便是一切法门。所以学佛越学越乱者,只因将出世间真理当作世间学问学了去,推比成局,斤斤计较,实在是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只因从未尝过何为纯真信心矣!

"一念"

凡夫虽有幸在佛法里度日,亦不过是风平浪静中心平气和,修行欲显真正功夫,非在尘劳中磨砺习气不可。保持觉性为成败风标,一念染著生时贪瞋痴并起,一念觉照起用顿入清凉。

"放生"

于心最难者舍财,于身最难者断命,放生既对治难舍之心又能救将断之命,何乐不为?浅见之人,常说心好便可无须形式主义戒杀吃素,试问用彼最爱惜之身体饱自己无穷尽之口腹是好心是坏心?诗云: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正见"

学佛八正道中,正见排名第一。祖师曾说,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一切佛法见解无非从因果门入,从解脱门出。虽有种种方便从中调剂,断不可偏此主唱旋律。而今佛门大开,各种知见自以为是,其中最可怜悯者,喜好装神扮鬼卖弄教主风情,一念虚名招魔气,百千万劫受苦殃。

"法器"

念佛同修,最好将念珠常握在手,设立定课,久而久之念珠一转佛号自然涌现,若一开始就说心中有佛无念而念的好听话,恐怕多属吹牛。藕益大师常如此说,澄观法师一生誓言为手不离圆明之珠。佛珠本为无上法器,唯用佛号庄严才是圆满功德。

"二百五"

学佛至一定时机,道理上问题越来越多者,大多因好在行门外东张西望,而不肯老实起行,尚未发足好拟到家?象。但凡稍提起正念,诵经诵的不加理会,念佛念的密不透风,一个妄也不容生起,便是上好境界,人人皆可以做到,只是舍不出一个二百五精神。但自怀中解垢衣,不向他人夸精进。那就完美极了!

"药"

诵《药师经》持药师咒时可思此"药"之深意。物药疗身法药疗心。往深了悟,饥时食为药,渴时水为药,一切众生所需无不是病,尽大地万物皆可作药。再往深悟,日太盛成旱病则雨是药,雨过多为涝病则日是药。美人于嫉妇是病于色鬼是药。由此看药与病就没有一个定性。佛说"缘起性空"之深意就在眼前。

"情"

情者,擒也!多少男男女女一触此网,始终纠缠不得幸免。君不见,红楼错掀红盖头,十八相送情悠悠。千年难圆断桥梦,马嵬坡前芳草秋。堪叹古今情不尽,可怜风月债难酬。何如一句弥陀佛,随缘早登极乐舟!

"心柔志坚"

学佛如持久战,心要柔志要坚。心柔者不重在任劳,只看其任怨,胸中教理越多,更加不敢轻易开口。一起愤慨之气,想想何颜面对诸佛菩萨。志坚者一切顺境能撑得住,一切逆境硬着头皮,反正求生极乐不容分说。见缝插针般暗暗用功,以柔心淘多生习气,以坚志竖千古品格,可免学多年佛在天边之大患。

"因果"

学佛欲不出轨,明信因果随顺而行。见善人常坎坷恶人老享福便心存疑虑,小行布施欲发大财。既不知因果潜通三世又不知因果不容取巧,更有甚者只计较果不理会因。此等浅智致使因果之理举世皆知,因果之行天下咸昩。所谓明因果,欲知前因当观现境,欲知后果当查其心。所谓随顺行,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出离"

学佛迈正第一步,抱定出离之心。不往深细讲,只看现今人间,为饱口腹而勤造杀业,一切视听最成就邪淫,想得富贵必与盗有缘,举世难寻诚信二字。天地之间已然成毁五戒失人身最佳道场。身在其中而不知苦者,只因久闻不知其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怀揣一颗真出离心,实为人中第一等有远见者。

"法喜"

学佛初体验,须对现世人生大起疑惑,宇宙真理到底怎样?天地之间我是何人?尽平生所学总不能解,以此因缘迈入佛法。才略知十法界是宇宙真相,轮回是万物总纲,欲罢不能埋头经教,越学越原来如此,越想越正合我意,不由自主满腔信心,欲向人诉知己难寻,宛如泛舟渔翁,误入桃花源深处,此时名曰法喜充满。

"攻守"

存心修行者,常奈何旧业新缘百般围绕,若心力强弱不定须善于攻守。心弱时宜守,痛念轮回十分无聊恶道极其可怕。心强时则攻,于观空遣相,一切瞋心嫉火软?情见立码窥破,再可的人天大的事决不信以为真。于念佛求生,深信极乐不可能没有,不想念偏要念不能专让他专,长相以往若无长进,天地易位日月倒行。

"非欠即还"

天地大,众生广,在其中为人一世而狭路相逢者,非欠即还。父母子女尽情牵挂,夫妻间欢喜冤家;多情恼于无情,义气屡遭暗算,一个欠字,说尽滚滚红尘中之天机,明白此理,见一人,经一事,无非有欠有还。任他是顺是逆,用一颗公道心摆平,既然曾毫不客气地欠,必须心甘情愿地还。久而久之名曰随缘自在。

"学佛三难"

今人学佛有三难:佛法入心难,将佛法说的真理深嵌在自己的下意识形态中,要有善根;分清层次难,每部经典都是因人,因地,因时不同的法会,能分清要有悟性;融会贯通难,光说不练,愈说愈远,要有宗教体验。愿各位学佛能趟的稳,走的键,诸佛欢喜。

"舍本逐末"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乃欲界佛门接引众生之通常范式。然偶有人问话,亦只喜在欲勾牵中打转,不理会入佛智之旨归,红尘中事如数家珍头头是道,了生脱死往生极乐则莫名其妙与己无关,舍本逐末不长进者无过于此,久之则徒众愈多法门愈败!乞愿佛菩萨加持,令有缘者皆发出世丈夫之心。

"一举得中"

世人平日随己之长,一门深入,全情苦修,一举得中便可称雄四海名冠全球。可见天下工农商学兵,无一人不在修行之中,无一法能出因果之外。若能于菩提路上一举成佛,则必能称雄法界,名满十方三世!

"打失"

一切行门皆能培植福徳,亦可发明心地。不论礼拜或读诵观想,久修即易相续,长养至神凝忘情之处,只管相应而去,便能增进功夫,不可稍有佳境又回神窃思,是好境界生喜足心,此念一起,于正念昭然之时将血脉从中割断,我慢立竿而现,功夫打失了,为善根发现第一关口,慎之!

"苦行"

一资深佛友见人拜山叹曰:有功徳,但苦行与佛法无干。此种言语好像一针见血,实则伤人正见。梅花香自苦寒来。若苦行无济于事,我释迦佛八相成道剧情中何以有六年雪山苦行情节,为让其后世子孙绕一趟冤枉路不成。苦行,实为修道首席助缘。然苦行实与佛法无干,只是在因圆果满后再说不迟矣!

"色身"

色身人人皆有,不同之处在于能善用否。若用此色身来行杀盗淫妄,则必被其奴役而枉在六道升沉。若用此色身断恶修善,持戒忍辱,忆佛念佛,则正好借假修真,永脱轮回。可见我人此色身,既是障道第一因缘,也是成道无上法器。

"忏悔"

修行最易得力处,忏悔;最易疏忽处,亦是忏悔。何以故?忏者,陈露先罪(佛前恳切坦白),悔者,改往修来(发愿从此不犯)。然几多同修,在忏时信誓旦旦,应悔时依然如故,故只知此不思议法门,难受用其不思议利益。更于诸佛菩萨威德加被时,而不能与其感应道交矣。

"欲重贪多"

许多人常说,年少时无忧无虑,年青时尽情挥洒,而今家庭事业都成竹在胸,却为何举步如此的沉重。一言以蔽之,只因欲重贪多了也,欲重者欲让一切人事皆遂我愿,贪多者越多越嫌少。整日里如此过活,能不沉重乎?

"破除迷信"

人人皆知破除迷信,人人皆不知破除迷信为佛门首倡,一桩千古奇冤,使善男子善女人们常受委屈。破除迷信,重在破其所迷之理,而非除其能信之心。认东为西将黑当白而信是迷信;东西分明黑白清楚与心对接为正信。可见我释迦本师,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于此五浊恶世一生所作唯一事业者,破除迷信。

"坐待"

最难得者,人身;最易度者,光阴;最无可奈何者,虽知人身难得光阴易度,却眼睁睁望明明白一条修行解脱路而纹丝不动,坐待日暮。

"梦"

会睡觉的皆能作梦,故而常有人合掌请问,所作之梦有何说法,怎么讲究。奈何我号称法师不谙此法,只得顾左右而言他,劝其好好学佛。何以故,百年人生便是一春秋大梦,一切戏论无非梦中之梦,而好好学佛者,不在解梦,只在醒梦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

圣严法师《心怀大悲,世界大慈》

在中国文化之中,代表慈悲的是女性,所以母亲被称为慈...

星云大师《为心慌意乱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慈听我求救的心声,请您怜愍...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

心灵的解放

一、 在你说任何话之前,先问问你自己,是否必要;若...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警惕都市人群八大心理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虽然改善了。但心里的承受...

历境验心,二六时中都要检验

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用功有...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念佛人不要只重数目而不重质量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

多为别人想时,业障就消除了

修道要反过来。世间人认为,我一直为自己努力,我就可...

制怒、心静如水、养心

制怒 有一个煤矿老板,年产值过亿,聪明能干,精力旺...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佛教词典】三种寂静

【三种寂静】 p0178 瑜伽七十卷一页云:复有三种寂静。...

【佛教词典】一日三时

乃将一日区分为晨朝、日中、黄昏等三时。依印度古代之...

如何放下烦恼

问: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 人生在世,烦恼总是...

纵大祸临头,又有何畏惧

【原文】 当此危险世道,宜放开心胸眼界,努力修持净业...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

孝道是什么,该如何弘扬孝道

问: 现在弘扬《弟子规》的朋友们也经常宣扬《二十四...

化城喻

佛陀开示大众:比丘们!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刻已到,座下...

剩茶叶的再利用

一般大家喝过的茶叶都倒掉了,而且隔夜茶又不能喝,所...

惟贤长老《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的定义 现实的定义:顾名思义,现,就是现在...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

做人三十六字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得生安养

第九,业重可否往生疑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