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宽德法师  2017/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阿弥陀经》也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得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接引,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也正是这些经典的引导,祖师大德的弘扬,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为修习净土法门的一个标准。但是,有时候,我们过于强调只持一句佛号,其它善行都不修习;或者只强调他力,而不提倡修习自力,也是有违佛陀在《观无量寿经》对韦提希夫人讲说“净业三福”的教授。所以,我们可以想一想:当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时,阿弥陀佛是念什么而得成就极乐国土的?《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向世尊说:“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发大乘菩提心而久修福慧资粮,发大愿力,得以成就西方极乐佛土的庄严。因此,菩提心即是往生之正因。

其中,此经又说到三辈往生:

“其上辈者,为舍俗出家,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发大乘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而中辈者,为十方世界诸天人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从这经文中可知,求生西方极乐国土,不仅一要心专念无量寿佛,还须修诸种种功德,只有这有这样才可以得生西方净土。

然而,我们有些人念佛发愿,除了往生的愿,还有希求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家庭幸福、财源广进的愿,不曾想这些愿是希求娑婆世界安稳的愿,并不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所以,我们要以佛说经典为依据去修习净土法门,否则,则信力不坚定,愿力不殷切,行力不周圆。

在《大宝积经》中,说到东方不动佛国土庄严时,有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剎功德,心生贪着,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愿生不动佛剎。”

佛告比丘:“汝之愚迷岂得生彼。何以故?不以爱着之心而得往生,唯有植诸善本、修诸梵行得生彼故。”

由此可知,不仅成就往生西方世界需要善行德本、修习梵行,而且成就他方国土也需要这些善行资本才可以满愿往生。所以,我们念佛,不仅念阿弥陀佛名号,还须念彼佛及诸佛的身口意的功德。毕竟诸佛是成就自身语意的种种功德而成就佛果的。而且,因其愿力而成就诸佛国土的种种庄严而利益有情。

所以,一个只会嘴上念佛的人,和一个身口意都在念佛的人,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忆佛念佛可以将诸佛身口意功德摄于其心,用于其行,让身边的人能够感受的佛法的慈悲于智慧。所谓的念佛一心不乱,不仅是佛弥陀圣号系于一心,无有杂念,而是将诸佛成就的清净身口意及讲说之法系于一心,在行住坐卧中让自己保持与佛法相应,这才是一心不乱,功夫成片。由此,我们知道念佛的意趣是在成就诸佛之行。

所以,与其冥冥之中寻找诸佛菩萨加持护佑,不如踏踏实实践行诸佛菩萨悲智愿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叫做老实念佛!老老实实的听佛陀所教说之法而念佛!也正是这样,才能真正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十种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

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

我们看看蕅益大师有什么比较深入的开示:这当中有二段...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

慧律法师:在家众要怎么修行

什么叫做修行?现在说在家众三点: 第一,要守我们的...

只要遇到了净土法门,就没有空过的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昙...

家庭助念,让姥姥那朵莲华盛开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爱的姥爷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内,...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我们临终的那一念,必须有三种忆念

佛教讲到我们生命的现象界,主要是靠因缘的力量来创造...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

三种因果业障的报应规律

《涅槃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

【佛教词典】恶作

恶作者,依乐作不乐作应作不应作,是愚癡分心追悔为体...

【佛教词典】十六善神

(名数)大般若经护持之神也。...

蟒蛇护金

有一个视财如命的钱员外,一生胼手胝足地攒聚了许多的...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

大家学佛,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其实不是的。...

淡泊宁静,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这条路,发心确立深远目标非常重要。这个目标...

苏州灵岩山寺明学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苏州灵岩山寺方丈、当代...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

如何称呼出家法师的父母

问: 出家法师的父母、亲人,弟子应该怎么称呼比较好...

慧律法师《修行是享受,不是负担》

对这世间的天地万物,要先学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造像的功德,有一个《造像功德经》,只说是一般的世间...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俗话...

如本法师:皈依三宝有什么禁忌吗?

皈依三宝,仅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之忌讳,皈...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对生命的领悟等...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