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临终的那一念,必须有三种忆念

净界法师  2024/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临终的那一念,必须有三种忆念

佛教讲到我们生命的现象界,主要是靠因缘的力量来创造,那么因缘当然主要分成两块:一个是业力,一个是我们的心力。比方说你今生的现象,为什么你今生经常会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跟你保持互动呢?当然你们过去生造的共业,所以你们会生长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地区。但是只有业力是不够的,因为它是一个基本的资粮而己,因为跟你共业的人很多嘛,跟你生长在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很多嘛!所以生命要个别化呢,你心中的忆念就很重要了。因为你前生不断的忆念他,他也不断的忆念你,所以你们今生就在一起了。

所以你今生,所有凡是你熟悉的人事物,除了你的业力以外跟你的心灵的力量,就是忆念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从一种自利角度,生命的创造是两种力量创造的: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的结合;这从圣道门。但净土宗不一样,因为净土宗不考虑业力,因为业力这一块,佛陀都准备好了。净土宗重心力,因为它是临终只要正念力,因为净土宗的业力这一块,佛陀都帮你承担了。

就好像它是一条船,我们的业力是一个石头,只要你操作得当,只要你顺从本愿,你的业力,佛陀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关键是你不能搅动它了。佛陀可以承受的是你沉淀的业力,就是你不能再造作了,要忏悔,断相续心,这个业力佛陀是可以承受的,这个大愿船是可以承受的。所以净土宗它重心力,临终的那一念,千念万念在临终那一念,当然你临终那一念,是平常的栽培。

我们临终的那一念,必须有三种忆念:第一个你对娑婆世界要如实的忆念,你要告诉你自己,娑婆世界绝对不能再受生了,因为它充满了过失,后患无穷,你迟早得解决,而且你越早解决越好。

所以你第一个忆念,一定要有厌离娑婆的决心,这第一个。第二个你要能够欣求极乐,你要有一种往生的愿望。你想要投生的一种希望、一种动力,你不可以说: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那不可以!一定要去!要有一种愿力——坚定的愿力,这第二个;第三个你要告诉你自己:你唯一的希望就是佛号!就当下这个阿弥陀佛的圣号,对阿弥陀佛的音声这个所代表的佛号,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好好的跟着佛号的节奏、跟随佛号的脚步,不要再跟随妄想了。

所以你能够做出三种忆念:忆念娑婆、忆念净土、忆念名号,你提起一句佛号,那叫做“即众生心,投大觉海”,顺从本愿,感应道交,这个就是为什么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只要老实下来,就能得到利益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龙树辩才还拙否,...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

放弃主宰,因为一点好处都没有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妇人,跑到河边准备要跳河自杀。正...

超越肝癌的勇者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件事的主角姓陈,因为我没有事...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

今欲脱离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以真心随缘,而成妄识,妄识...

恒真净土变现净土

今天我们讲的净土的第三个概念,叫恒真净土。也就是释...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学佛也...

真心跟妄心的差别跟过失

第一、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住在五阴的时...

痛苦和压力是心中那个影像给你的

我刚出家的时候,我的心情欢喜吃牛奶,还有所有牛奶的...

福报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常常有人羡慕:某人的福报真好,家世风光,子孙多又孝...

【佛教词典】用心

(术语)使用其心也。唐华严经十四曰:云何用心能获一...

【佛教词典】有行之所拘执

【有行之所拘执】 p0553   瑜伽十三卷四页云:云何犹...

影响健康的四种根本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物质的原因 现在我们的社会污染太大,我们...

小军比丘出家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婆罗门,哥兄弟两个人。两个人,...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

当代素食观念与餐饮业经营

如果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国谈论素食,许多中国人可...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

六款素食养生锅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提倡吃素的人也日渐增多,而...

大安法师:如何克服贡高我慢之心

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慢,就是贡高我...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

不起分别心,是故当处最吉祥

若当下不分别,当为最吉祥。我持咒的时候,不起分别心...

让内心健康的七戒

一、戒疑 疑心病者,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