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一行禅师  2017/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心即是身,身心相互连结,两者无法分开,因此,愤怒不仅仅只是心理现象。佛教将身与心的结合称为“名色”(nama-rupa),“名色”就是“身心一如”(psychesoma),代表身心是一体的。实相有时以心呈现,有时则以身呈现。

当科学家深入探讨基本粒子的本质时,发现它们有时以波(wave)的形式呈现,有时则是以粒子(particle)的方式呈现。波与粒子不同,波只是波,无法成为粒子;粒子也只是粒子,不能成为波。但是事实上,粒子与波是同个东西,科学家们索性将“波”与“粒子”结合成一个字,称为 “wavicle”2……

身与心也是如此。二元论的看法告诉我们心不是身,身也不是心,但当我们更深入地观察时可以发现,其实身就是心,心就是身。如果能破除这种身心截然分离的二元论,我们就非常接近真理了。

很多人渐渐地了解到,会影响生理的事物也会影响心理,反之亦然。现代医学也意识到,身体的疾病可能肇因于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也可能与生理疾病息息相关。身心并非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而是一体的。如果我们要驾驶愤怒,就必须先好好地照顾身体,我们饮食与消费的方式都很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论做事或修行,四心不可缺少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

一念心性具足十如是

我们的一念心具足十如是─所谓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

真正的主人翁被遗忘了

形,就是我们的业报的身体。如果我们执著这个身体为真...

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拍摄佛像的照片要注意些什么

分清是否禁止拍摄 部分佛教寺院会在寺内或佛像附近提示...

晚上自己睡觉害怕怎么办

问: 师父,晚上自己睡觉害怕怎么办?念什么经,或者有...

如何讲话才能受人欢迎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

素食康寿之妙术

今日科学发达,经由研究证明植物性食品无毒且有益于健...

【佛教词典】真读

(仪式)诵大般若经有真读与转读二样。逐卷诵六百卷之...

【佛教词典】临终正念诀

全一卷。唐代善导撰。又称临终要诀、临终正念记、善导...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

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

四烦恼六者: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

螃蟹的遭遇和被绑票一样

关怀绑票案 我有一位朋友,她原来是基督徒,她是在海边...

临终时,听到佛号的利益有多大呢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慧律法师《知足则幸福常存》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

圣严法师的学思历程

或许诸位老师、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校请了一位和...

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

倓虚大师开示随息念佛法

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 行人端身正坐,...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

你是你的佛

我家附近有个凤凰山,凤凰山上有个凤凰古寺,山下有一...